开学前夕,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联合“家、校、社”多方力量,组织十五组家庭走进大自然、走进博物馆、走进名人堂、走近心理学,通过“四走进”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为孩子们送上一份丰盛的开学礼。
走进大自然,锻炼身体愉悦心灵。区未成年人指导中心汤晓梅老师带领大家来到愚池湿地公园,观赏了处暑节气江南地区经典物候的变化。孩子们从焦黄的银杏想起了今年夏天的高温与炎热,感知万物生灵生存的艰辛;从熟悉的水生植物菱角了解到不熟悉的中国传统器皿上的“菱花纹”,原来“菱花纹”不是菱角开的花的花纹,而是菱角长的叶的叶纹;从黑水鸡妈妈带领孩子们一起觅食时互帮互助的场景,联想到家庭里相亲相爱的美好时光……
走进博物馆,诵读美文爱满家庭。恰逢“‘鸳鸯于飞,福禄宜之’百年婚书展”正在金坛博物馆中展出。汤晓梅老师带领孩子和家长们在观展过程中,一起诵读民国时代那些文采斐然的婚书誓词。“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大家在探索发现,这些誓词源起于中华诗词经典《诗经》等名篇。冯晟轩同学带领全体成员齐声诵读《诗经》中的《关睢》《桃夭》两大名篇,共同感悟文学意蕴、家庭和美。
走进名人堂,见贤思齐止于至善。一座城市的名人,不仅记录着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城市的历史,更启发着当下孩子们未来的成长。在志愿者谭慧文老师的讲解下,大家了解了华罗庚、段玉裁等名人取得的举世瞩目之成就,聆听名人辉煌成果背后的励志故事,更学习到“身残志坚、自强自励、发愤为雄”等学习品质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家国情怀的崇高精神。
走进心理学,发现优势追求幸福。本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是学习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提出的人生幸福大厦理论。汤晓梅老师带领大家参考六大美德和二十四项积极心理品质,各自探索自己的美德和品质优势并向其它成员分享。活动中,汤晓梅用太极图的阴阳两极比喻孩子的优缺两面,引导家长挖掘孩子美德与品质的优势,用鼓励和赞美帮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追求幸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