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坛区紧跟大数据时代步伐,强化农业数字化技术推广应用,持续推动全区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随着数字农业建设加快,数字赋能金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起步早,率先步入数字农业发展赛道。河蟹产业是金坛区农业的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区大农业总产值的20%左右。早在2017年,金坛区就围绕河蟹产业,谋划转变生产方式,推动产业加速转型升级,通过建设“江苏金坛数字化渔场”项目,掀起一场“水产科技革命”,率先步入了数字农业发展快车道。项目规划建设三期,总占地达6500亩,计划投资5亿元,是金坛区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江苏省农业高新区的核心区域。该项目入选2020年江苏省重大项目。目前占地1100亩、总投资超7000万元的一期工程已投入生产,自动撒料机、自动割草机、自动增氧机、自动进排水、水质在线监测、水下视频监控等一批“黑科技”已投入使用,实现了河蟹养殖主要环节的机械化、电气化、智能化。
江苏金坛数字化渔场
江苏金坛数字化渔场智慧生产服务平台
发展快,数字农业蓬勃发展。金坛区发展数字农业坚持整体推进、不留短板,在行业上大力推进数字农业技术在种植、畜禽、水产、农业机械等领域的应用。2021年,全区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点达316家,县域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占比达42.5%,覆盖种植养殖面积1.33万亩、养殖禽类930万羽、生猪4.6万头。江苏省植保装备创新中心落户金坛,成为获批的首家省级农机装备与创新平台。金坛区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与南京农业大学签署协议共建“鱼米之乡研究院”,打造以智能农业为主题的产学研融合平台。区稻麦科技示范中心创成“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在环节上兼顾生产、销售、服务全链条数字化发展,全区深挖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潜力,鼓励和培育更多农业企业发展电商销售,2021年全区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20亿元;建成益农信息社86家,实现益农信息社便民服务量超28万人次,平均每个信息社提供便民服务3000人次以上;依托“苏菜直通”平台畅通农产品流通销售,全年发布有效农产品供应信息4万余条。
金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大数据中心
金坛河蟹数据管理云平台
后劲足,发展动能源源不断。目前,金坛区正依托国家数字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示范县创建项目,持续深耕数字农业建设,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源源动力。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是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全省仅两地入选。金坛区项目总投资超4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金坛河蟹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展厅、河蟹智慧生产管理系统和一站式服务APP等,项目建成将进一步提升数字渔业技术推广,形成先进适用的数字渔业技术集成与经营管理模式,对本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现代渔业建设起到重要的先试、先导和示范作用。2021年,金坛区入选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示范县创建试点,拟投入资金10089万元,采取“1+1+N”的市场化体系及运营机制,重点开展河蟹智能化养殖基地、河蟹加工与流通中心、农产品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等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各环节的高效协同作用,推动实现农产品产销顺畅、优质优价,强化农产品数字化生产、网络化营销、产业化运营和数据化管理。今年5月,“两湖”创新区规划重磅发布,提出“两湖四带、五区八组团”,其中“产城融合科创田园组团”与金坛区数字农业发展核心区域高度契合。金坛区数字农业将借力“两湖”东风,持续巩固数字农业先发优势,厚植发展潜力,鼓足发展后劲,力争把金坛区打造成地区内数字农业建设先行区、数字农业科技展示区、农业科技创新集聚区。
“两湖”创新区——“两湖四带、五区八组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