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议要求,市场监管总局聚焦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涉诈问题隐患,深入推进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金坛区市场监管局金城分局高度重视,迅速成立执法中队,精准施策,提出节前“集中一周”开展对辖区“涉老”单位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养老诈骗宣传。
分局围绕汽车站、城镇广场、集市等重点场所积极开展涉老反诈宣传,在辖区营造了强大的宣传声势,提高了老年人的防骗意识和能力。通过张贴宣传画册、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现场教育、劝散会场聚集人群等方式,将宣传融于在整治工作之中。在专项行动中,执法人员也发现,“涉老”保健产品经营呈现出几个新特点,值得引起重视。
一是商品价格虚高,普遍存在未明码标价现象。与之前无证经营不同,现在“涉老”保健产品经营者大多证照齐全。经营者销售的预包装食品(保健品)如羊奶粉、驼奶粉、小分子肽、氨基酸等,大部分现场或事后都能提供供货商或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进货发票、商品检验报告等进货验收凭证,但经营者对销售和赠送的商品却很少明码标价,这其中掩盖了部分经营者以虚高的价格进行销售的情况。
二是招揽方式多循序渐进,前期难以识出骗局。为了吸引广大老年人,“涉老”保健产品经营者前期大多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免费领鸡蛋、免费体验医疗仪器等实惠方式招揽老年人顾客。而后经营者通过设立购买积分、签到等活动来发放生活日用品如米、油、盐、醋和小家电等,来吸引老人经常参加活动或购买。当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后,经营者会在经营场所播放老年人喜爱观看的怀旧电影等节目,穿插播放健康讲座和商品推荐广告,这其中往往有各种虚假宣传和骗局。
三是宣传方式更加隐秘,执法取证难。6月2日,金城分局在对一“涉老”企业检查中发现涉嫌虚假宣传,当即U盘拷贝宣传内容,但发现拷贝内容无法播放。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联系了公安,根据了解,此类宣传视频一般都是网上购买,视频来源方通过加密技术手段控制了播放次数、时间、下载功能、播放设备等,几乎无法破解,这给执法取证带来了难度。但在执法人员与公安技术人员2个多小时的“攻心”下,涉案当事人与售卖商家联系,主动于端午节假期上缴了宣传视频,该案正在调查之中。
下一步,分局将继续在市场监管领域构筑老年人防诈防护网和安全盾牌,努力从源头守住老年人的“钱袋子”,开展科普宣传,跟踪整治进展,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合民意、护民利、得民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