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记忆,是情感的寄托。为弘扬金坛地名文脉,完善金坛高铁枢纽周边道路体系,5月10日上午,区政协副主席、城建办主任周文俊召集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政协文史委、宣传部、城建发展中心、民政局、文联、文旅局、党史工委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就金坛高铁枢纽道路命名召开专题会议。
会上,民政局副局长金朝霞从金坛区道路地名命名的目的、原则、思路等方面,汇报了金坛高铁枢纽站前道路名称征集工作的基本情况。与会各部门负责同志集思广益,思维火花相互碰撞,现场气氛活跃。党史工委用郑州、南京高铁站前道路举例,提出高铁枢纽道路命名不必拘泥于原有拆迁地名;人大教科文卫工委认为可以从金坛自古多英才,状元进士和各行各业名人辈出的历史特点出发,巧妙运用知名乡贤名人字号命名,让来坛学子深入了解金坛历史文化底蕴;文旅局提出道路命名既要保留本土记忆也要有金坛特有的识别度,让外人有共鸣和认可;宣传部建议从“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寓意出发,将高铁枢纽周边道路命名形成体系,也可以发掘戴叔伦、储光曦山水诗词韵味加以提炼为道路命名。最后,周文俊指出,道路命名要形成体系,兼具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彰显地域特色,留住城市记忆。
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提高了金坛地名标准化水平,优化了地名环境,加强了地名管理的科学性和计划性,使得金坛高铁枢纽周边道路命名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助力将高铁商务区打造成金坛区“城市门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