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部门信息 > 内容
农业农村局:常州市“村社分账”改革试点率先在金坛区电胜社区完成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2-04-25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日前,金坛区东城街道电胜社区已全面完成“村社分账”,该社区(村)也是常州市首个进行试点并全面完成此项工作的地区。

长期以来,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账目不分、混账使用”“同吃一锅饭”是不少农村地区共同的问题,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情况在“小村大社区”也越来越普遍。东城街道电胜社区涉及7个小区、4个自建村,是典型的涉农社区,现常住和流动人口近1.5万人。“很多村民、社区居民并不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但两边共用一套人马,收支采用同一本账,合作社到底有多少钱,大家心里也没个数,合作社‘补贴’村委会(居委会)的情况也经常发生。”金坛区农村财务辅导站站长郑爱民介绍,由村(社区)“兼职”的合作社经常出现缺乏专业经营人才的现象,对集体经济组织增收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要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必须推进“村社分账”。今年3月,金坛区农业农村局印发《村民委员会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行分账管理的试点方案》,以“功能分离、‘三资’分管、账户分设、数据分开”为核心要求,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切割”。

开启村社分账探索之路后,电胜社区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逐步开展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量化、民主决策等工作,共量化集体资产3461.1万元,设立股东1338人。

“以2022年3月31日账面金额为基数,社区的集体资产划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两类,分别登记在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居委会名下。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由居委会负责管理,集体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则由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电胜社区会计王丹介绍,按照“收益为先”原则,预期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资产交由合作社管理,包括标准厂房、商业用房、集体土地等,管理性和公益性的固定资产则交由居委会管理。

村社分账还推动了专业人做专业事。人员配齐后,居委会(村委会)负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为居民(村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合作社行使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权,同时走上专业化和市场化道路,有利于促进集体经济多种形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将是直接受益人。2016-2021年电胜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东累计分红267.84万元,人均分红达1254.4元。“村社分账不仅是为了让大家‘家底明’‘门儿清’,更重要的是增加年底分红。”电胜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李俊峰对未来充满信心,“村社分账将推动合作社整合资源、放开手脚、大干一番,我们打算投资1000万元扩建标准厂房,把沉睡资金变成增收活水,既能促进招商引资、带动就业,还能通过厂房租赁让大家尝到‘甜头’。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将为集体增收400多万元。”

“这是我们今年重点推进的一项突破性工作。”金坛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贺建新说,“金坛区是常州市第一个‘试水’村社分账的辖市(区),今年我区将完成10个村的试点工作,让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松绑’,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把集体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发展红利,为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添柴加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