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区委常委会集体调研华罗庚高新区、尧塘街道工作。区委书记陆秋明在调研中强调,华罗庚高新区和尧塘街道要锚定目标定位不动摇,持续保持发展态势,全力以赴抓项目、抓载体、强保障,相互支持、主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真正做到“潮起‘两湖’势更雄”,为金坛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增量。胥亚伟、王跃中、刘国新等区领导参加调研。
区委书记陆秋明指出,今年以来,华罗庚高新区紧紧围绕“两湖”创新先行区、“微笑经济”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各项指标增幅遥遥领先,体现出增长快、干劲足的特点;尧塘街道保障有力,在重大项目落地、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陆秋明强调,在充分肯定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华罗庚高新区要按照目标定位,进一步夯实园区基础,提升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发展后劲;要做好“高”“新”“强”三篇文章,打造高质量、创新驱动、强引擎三大特点,其中,“高质量”体现在园区高水平、发展高增长、工作高标准;“创新驱动”核心在园区新机制、孵化新经济、展示新形象;“强引擎”重点是园区实力强、企业竞争力强、干部能力强。
就做好下一阶段工作,陆秋明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坚定不移抓项目。华罗庚高新区要始终坚持项目为王,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形成“人人会招商、人人讲产业”的工作局面。围绕外资招商、产业招商、科技招商、服务业招商等要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信息渠道,让“大招商”成为工作常态。要瞄准大企业、大人物、大资本,进一步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凝聚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招商引资工作中。要做好招商产业研究,关注市场动向,深入研究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消费电子等产业链图谱,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和未来竞争格局;围绕“五型”经济,探索研发型、总部型大企业招商,让“招大商”成为发展亮点。
二、要坚持不懈抓载体。华罗庚高新区要做好园区规划,做大园区、做强园区,分门别类做好项目落地规划和资源分配,将优质资源向园区核心区企业倾斜。尧塘街道要解决好产城融合问题,教育、卫生、交通一体化发展,全力提升园区大载体的能级。要加快科创平台建设,围绕科技企业的成长需求,打造更多的孵化器、加速器,同时要注重差异化,避免碎片化分布、行政化运行,灵活机制体制,集中打造对外展示的“载体门户”。要扩大企业载体,增加市场主体的数量和质量,形成集聚发展的强大体量。
三、要矢志不渝强保障。在制度保障上,华罗庚高新区要创新体制机制,保持发展活力、解放思想,以思想上的破冰,造就行动上的突围。在要素保障上,进一步挖掘现有土地存量,将现有的要素优先分配给产出高、产量强的项目,做高要素保障。在属地保障上,尧塘街道要探索更多城市化运行模式,深入开展“五个规范”,在社会治理等方面作出更多特色,同时持续保障好华罗庚高新区项目的落地建设。
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胥亚伟强调,华罗庚高新区要做大体量,项目招引再发力。做到苦练内功,加大招商力度;要做好增量,项目建设再提速。抓好落地项目的开工、列统入库、达产达效和联动发展;要做优质量,项目品质再提优。建好创新载体,瞄准专业化和主导产业,突出科技招商,加大存量资源盘活,做好规划的空间优化;要做大变量,工作机制再优化。华罗庚高新区和尧塘街道要围绕统分、分工、考核等内容做好联动,做到清单化、责任化,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同时在营商服务机制上再创优,让中小企业也享受到服务的获得感。
会上,区委常委、华罗庚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亦波以及尧塘街道主要领导分别汇报了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情况,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安排,当前存在的问题、困难,以及对区委、区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
与会区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围绕加大科创项目引进、加快孵化平台建设、关注企业股改上市、布局新的产业赛道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