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茅山旅游度假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优化区镇体制机制”决策部署,对照“五大行动”目标任务,加快推动项目招引、创新转型、环境提升、国创攻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
(一)全力以赴稳经济,拓存创增强活力
一是财税任务、税源经济稳中求进。1—11月,预计完成同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00万元(含增值税留抵退税1852万元),预计全年完成4000万元;共有132家税源经济企业缴纳税收,预计全年实现纳税2000万元;全年接待游客约450万人次,实现营收收入13.5亿元。
二是经济指标、重点目标拓存创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预计完成10.5115亿元;建筑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65亿元;限上贸易企业销售额预计完成4.77亿元;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预计完成4.5亿元。
三是项目招引、微笑经济全力推进。全年引进超3亿元(含)文旅产业项目1个;打造创意型微笑平台1家,培育微笑企业1家。
(二)突出重点抓功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是项目服务、项目建设扎实有力。在建文旅项目项目有序完成节点任务。紫云湖装修工程已完成80%,美池凯莱温泉度假酒店样板房装修基本完成,明月湖40幢主体建筑年底封顶,茅山茶海9月27日揭牌试运营,“第八天”民宿春节前正式投运,六陇山居(童瑶岭)、上水岛、道酒店策划方案进一步深化。
二是项目提升、配套提升成效显著。引导文旅企业不断升级业态、优化配套、提升品质。新增东方盐湖城“梨花幻境”夜游主题项目、茅山森林世界“魔法黑森林”项目、花谷奇缘“旷野星空”露营和“梵高•秋日花园”项目、萌动乐园“马术俱乐部”项目。完成旅游A级厕所3个。永安行共享单车3月11日入驻。“趣茅山”一站式智慧文旅服务平台10月28日上线。
三是基建设施、服务供给多点发力。完成白鹭湖景观提升工程、环新浮水库绿廊及水土保持一期工程;开工金牛山庄综合环境整治提升、游仙路沿线景观提升等工程;上阮美丽乡村完成果香路建设,与溧阳一号公路实现无缝对接,基础设施和氛围营造进一步完善,9月27日正式开园。
(三)统筹资源优形象,强化国创持续力
一是空间优化、资源盘活全域推进。整合优化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范围,推进省级公益林优化落界,化解限制因素矛盾;着力盘活北部片区11个项目和南部片区13个项目,重点推进常大科创园、西海湖资产转让以及花山营项目;通过“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转型升级114亩低效工业用地,有效盘活140亩存量工业用地,赢得发展空间。
二是形象提升、国创基础持续厚植。确定“金坛茅山逍遥江南”宣传语;举办16项旅游节庆、体育赛事活动,5月28日成功举办省第十三届乡村旅游节。创成第一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高质量完成年度省级旅游度假区发展评价考核工作,排名继续位居全省第二。
三是行业监管、旅游环境持续优化。出台《“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拒绝招客揽客行为”倡议书》,营造文明和谐旅游环境。与上级部门形成常态化对接机制,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完善旅游投诉受理机制。强化节假日和重大节庆活动交通引导、秩序维护、咨询服务等工作。
(四)落实责任强治理,加强监管执行力
一是生态整治、“五乱”治理强化攻坚。全力推进茅山森林世界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完成整改销号;加大矿山、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扬尘治理监管整改力度,强化茅东水库周边水流域巡查,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扎实开展“五乱”治理,重点实施主要交通干线及村域环境整顿出清。
二是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从严从实。结合“四查一帮扶”,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持续对景区景点、建筑工地、宗教场所、特种设备、危化品使用企业、火灾防控等重点领域开展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累计排查隐患问题30余项,整改率100%。
三是建设管理、道路养护监管有力。严格落实项目开工审批流程及管理办法,加大对私搭乱建等“两违”现象的监管处置。结合“五乱”治理,强化县域交通线路沿线环境整治,提升道路管养水平。加强交警、城管联动协作,大力管控节假日违停占道毁绿社会车辆。
(五)党建引领促融合,激发一体凝聚力
一是区镇一体并轨运行。4月完成度假区、薛埠镇体制机制优化调整,进一步厘清区镇职责,项目推进、财力保障、行政执法等职能进一步集中,建管养护、综合治理、作风效率等水平进一步提升,职能交叉、职责扯皮、权责不清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党建一体强化引领。整体谋划推进区镇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发布“山水之约•红遍茅山”全域党建品牌提升工程,成立全省首个“政税企村”党建联盟,建成“茅山货运先蜂驿站”,度假区机关党支部被命名为“先锋支部”。
三是队伍一体作风严明。进一步厘定经发、旅发、规建、财审、应急环保等部门职责,坚持人员统筹调配,促进人岗相适、队伍融合,实现1+1>2的效果。强化政治监督,严明纪律作风,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对“三公”经费使用、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问题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