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将党史学习的成果准确运用到“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具体行动上,经研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民政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
一、总体要求
围绕建设更高质量现代民政的新目标,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在夯实发展基础上下功夫,在完善服务体系上求突破,在提高服务水平上见实效,切实加大民政系统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实现工作作风有新变化、履职能力有新提高、服务水平有新提升,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位赶超作出新贡献。
二、工作任务
(一)养老服务质量提升任务
1.持续推进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年内实现覆盖率达80%,并引入第三方专业养老服务团队在村(居)层面建立嵌入式养老服务微机构或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生活照料、助餐助医等服务,逐步建成老年人家门口的“驿站式”养老服务。
2. 大力推行镇级敬老院“公建民营”模式,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有步骤地向社会老年人开放,并延伸开展短期托养和助餐、居家等服务,逐步转型成为区域性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3.在实现老年人助餐点城市社区全覆盖的基础上,按照“更便捷、更多样、更安全”的服务目标,通过增加布点、丰富餐品、拓展个性服务等方式进一步优化助餐服务内容。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村地区老年助餐服务模式。
4.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依托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一步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同时,引入多家专业化养老服务团队承接全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逐步形成竞争有序、健康发展的居家养老服务格局。
(二)救助工作质量提升任务
5.在全区范围内推行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务平台,同步推动社会救助全流程、全业务程序化、标准化运行,让救助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有效解决社会救助制度碎片化、管理分散化、信息壁垒化的问题,真正实现“一门受理、一网通办、智能识别、精准救助、阳光运行”的总体目标。
6.全面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主动发现机制,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发现,确保困境儿童“应保尽保”“应救尽救”。高质量完成华苑社区和华兴社区省级儿童“关爱之家”创建任务。
7.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采取定期核查和第三方抽查的方式,重点对低保家庭内重度残疾人和非重度残疾人、低保家庭外无固定收入重度残疾人进行复核,确保“两项补贴”资金100%精准发放。
(三)“三社”工作质量提升任务
8.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架构,全面完成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村监会的推选等后续工作,分批次举办新一届村(居)委会主任履职培训,提高城乡社区社工持证率,2021年底全区每万人达到9人。
9.以打造“好邻居”茶社(居)民协商自治品牌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党领导下的村(居)民自治模式,推广创新做法、补齐自治短板,形成金坛特色,使我区社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社会矛盾明显减少。
10.引导和支持本区注册登记的电商类、职业培训类、农业技术类、农产品类、医师类、普法类、文化类、生态类社会组织为农村开展专业服务与指导,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四)殡葬服务质量提升任务
11.加强城乡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薛埠镇、儒林镇、直溪镇的公益性公墓骨灰安放设施提档升级,生态安放设施覆盖率达100%。
12.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积极引导群众到焚烧集中点焚烧祭品,在区殡葬服务中心、福承陵园开展无害焚烧试点工作,并适时在全区公墓推广。
13.继续推进镇(街道)集中守灵中心建设,完成薛埠镇集中守灵殡仪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朱林镇、直溪镇、指前镇逐步完成建设任务。
14.大力宣传现代文明殡葬理念,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广大群众抵制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积极倡导丧事简办、厚养礼葬、文明祭祀、生态节地葬理念,使殡葬改革取得实效。
(五)婚姻登记服务质量提升任务
15.严格落实离婚冷静期要求,做好配套衔接、宣传培训、风险防控,确保婚姻登记工作依法依规开展。
16.积极倡导中华传统文化,利用“七夕”等传统节日,推进婚姻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婚俗宣传,教育和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
(六)地名服务质量提升任务
17.按照全区统一规划,镇(街道)逐步实施的方法,通过现状梳理、挖掘历史、编制地名采词库等方式,完成全区地名规划编制工作。
18.根据金坛区地名规划编制情况,完成金坛城区图和行政区域地图的测绘更新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