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政村、机关各部门、各相关单位:
为做好全镇各村人大换届工作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全镇换届选举工作平稳有序,根据国家、省、市、区等疫情防控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各村要充分认识在当前形势下做好全镇各村人大换届选举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既要切实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各项防控措施,又要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坚决防范在人大换届选举中出现疫情防控风险,保证全镇各村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二、适用范围
本工作方案适用于我镇各村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各环节全过程。
三、主要措施
(一)实施人员分类管理
1.对参选人员实行全面登记,做好人员健康管理。对所有参选人员进行排查、登记、造册;参选前21天内有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有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健康码”和“行程码”为黄色或红色的人员,已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和已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尚在随访及医学观察期内),不得参加现场选举。可通过委托投票方式来表达其个人意愿。
2.在会前14天,所有参加会议相关人员(包含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及服务保障人员等)要进行每日体温测量和健康状况监测。状况正常并持有健康码绿码者,方可参加选举、服务保障等工作,条件允许的,可以预先进行核酸检测;如会前14天内有发热、咳嗽、咽痛、乏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应及时就诊,排除新冠肺炎(两次核酸检测阴性间隔24小时)和其他传染病后方可参会。
(二)加强重点环节防控
1.选举前准备
(1)加强组织领导。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切实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全镇各村人大换届期间主体责任,建立疫情防控领导组织,明确责任主体、健全组织体系、细化防控措施、明确应急队伍、细化职责到人。
(2)强化人员培训。主动沟通协调镇卫生院协助开展有关人员疫情防控培训,提供疫情防控技术指导,落实全镇各村人大换届期间相关医疗卫生保障和应急处置工作,所有换届选举工作人员均须进行疫情防控专题培训,明确疫情防控相关技术和工作要求,未经培训人员不得上岗。
(3)做好物资储备。储备适量的医用口罩、消毒剂、洗手液、测温仪等防控物资。配备必要的医护人员,防疫设施设备,确保病例发生时及时转运。强化技术培训、组织应急演练,确保防控物资的使用安全、规范,达到疫情防控技术要求。
(4)开展预防性消毒。加强全镇各村办公区域,为民服务区域和室内公共活动区域通风,保持全镇各村环境清洁卫生,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垃圾点、公共厕所、卫生间、楼梯间等重点场所每日进行清洁消毒,做好选举场所选举前的卫生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工作,保持通风良好。
(5)开展疫情防控宣传。选举前要向全体参选人员印发换届选举期间疫情防控须知,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养成1米线、勤洗手、不扎堆、咳嗽打喷嚏注意遮挡、坚持科学佩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和防护习惯,选举现场要设置宣传横幅、告示等宣传资料或在选举现场设置疫情防控提示,营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围。
2.选举期间
(1)合理设置选举现场
选举地点(场所)原则上应设在户外,因特殊原因只能设在室内的,则室内场地应选择通风良好的会场,保持会场内自然通风,不得使用空调设施。会场与会人员座位前后左右间隔距离1米以上。
(2)全程佩戴口罩
选举期间,在电梯、公共卫生间、主会场、讨论室等公共场所,所有参选人员和工作人员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选举期间,主席台人员间隔位置就坐,发言人员可不佩戴口罩。
(3)入口管理
会场入口处安排专人负责体温监测、健康码、行程码、疫苗接种记录的查验工作,未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员可由家人代办并出示健康码,所有人员进入会场时均应佩戴口罩。
(4)人员管理
选举期间,所有参选人员及工作人员非必须不外出,不得离开会场外出至人员密集场所活动。相互交流需保持安全防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会场人员聚集,合理设置选举大会投票现场,适当增加投票点位,优化领票、写票、投票流程,实施分时、错峰投票,引导村民(居民)有序进出会场并保持至少一米以上间距。严格控制唱计票现场人数,可通过选派代表参加等方式。持流动票箱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戴手套,与选举人员保持一米以上的有效防护距离,对选举人用过的笔进行酒精消毒。
(5)通风消毒
会议期间,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会场应保证每天两次开窗通风,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会场在使用空调时应采用最大新风量运行。注意会务物品消毒。选举现场发放笔、选票等交叉使用的物品时,工作人员应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人员清点选票时戴好医用手套或一次性手套;选举用笔最好一人一用,不能一人一笔一用情况需使用酒精喷洒消毒。按防疫要求做好话筒、茶杯饮具及周围环境等的消毒工作。会场周边应配备多个口罩回收垃圾桶,供选民丢弃口罩。选举结束后,要及时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并清理转运。
3.选举结束
选举结束后,由专人对选举场所进行全面消杀。对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可用含氯消毒剂按500mg/L浓度进行擦拭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室内环境使用含氯消毒剂按500mg/L浓度进行喷洒消毒,关闭所有门窗30分钟后,开窗通风。垃圾桶使用含氯消毒剂按1000mg/L的浓度进行消毒处理。废弃口罩统一收集后,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三)应急情况处置
1.设置临时隔离场所。每个村都要设置专门的临时应急隔离场所,要求标识明显,通风良好,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免洗手消毒液、消毒药械,产生的垃圾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置。
2.初测体温异常人员处理。如发现有人员体温异常(体温37.3℃以上),立即指定专人指导其佩戴好口罩,及时引导到临时应急隔离场所,由医疗保障人员进行初步排查评估,根据排查评估后按规定进行处置,并立即报告会议主办方。
3.出现疑似病例应对。当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人员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由专用车辆转送至定点医院发热门诊作进一步排查诊治。同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其工作活动场所及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常州市金坛区金城镇人民政府
2021年11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