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机关各部门,各相关单位:
根据《常州市金坛区农村公路管理条例》,结合本镇情况,为加强我镇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养护和运营,对乡道、村道开展路域环境治理和路田分家、路宅分家整治专项工作,制定该整治方案。
现将《金城镇路域环境与路田路宅整治方案》印发给你们,希你们按照通知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常州市金坛区金城镇人民政府
2021年6月30日
金城镇路域环境与路田路宅整治方案
为全面提高我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结合我区实际,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与路田路宅整治行动,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四好农村路”为契机,围绕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公路管理、交通安全、规划建设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保障交通、规划、国土等法定职能得到有效履行,相关行政执法权威充分树立,全面提升区域道路服务水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总体目标
全面加强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改善集镇段路域环境,达到以下要求:交通标志前后500米无广告,无违法搭接道口和占用挖掘公路,无违法跨越和穿越公路的物体,无违法非公路标志,无路基路肩边坡非法种植物,无摆摊设点和打谷晒场,公路用地范围内无堆积物,基本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
三、工作职责
各村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的路域环境整治工作,按文明样板路标准对辖区内路面、路基、桥涵构造物、绿化、安全设施进行改造,负责乡道、村道两侧绿化带征地拆迁、地面附着物清理及补偿工作。
四、具体内容
围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以整治穿越城镇、村庄路段为重点,以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集中整治影响城镇化建设的公路“脏、乱、差”问题,消除路面、用地、桥梁隐蔽部位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
净化路面及用地行车环境。整治“乱占”、“乱堆”、 “乱接”、“乱放”违法行为,杜绝利用农村公路进行打谷晒场,有效控制或清除影响区域环境及公路畅通的因素。做到:公路(桥梁)及公路附属设施整洁完好,管线、门架等非公路设施设置维护规范,路面无摆摊设点、堆场作业、打谷晒场、堆积物、障碍物、抛洒物及超限、履带、铁轮等车辆非法行驶,用地无边坡种植、倾倒垃圾、焚烧物品、垃圾箱及利用边沟排放污物,桥下无物品堆放,跨越设施无侵入公路建筑界等。
改善过村、过镇路段路容路貌。整治“乱停”、“乱倒”、“乱摆”行为,镇政府牵头,镇城管、公安等部门强化路面车辆停放、路外物品摆放管理,有效控制或清除影响城镇环境及车辆正常行驶的因素。做到:路面整洁无垃圾无车辆停放,路外整齐无摊外摊、店外店、垃圾箱,中分带、侧分带和机非隔离设施完好并开口控制符合规定,隔离栅、交通标志等附属设施良好无贴画无附着物。
消除行车视线范围环境污染和干扰。整治“乱设”、“乱搭”、“乱建”违法行为,重点通过公路行政执法管理,规范路域范围非标设置、废品收购、洗车修车涉路等经营行为,有效降低或减轻环境污染及行车干扰的因素。做到:非交通标志设置统一规范无破损、污染、不遮挡公路标志或影响行车视距,路侧商户、企业封闭作业无占用、污染公路、公路用地及附属设施,无新增违法建(构)筑物或影响视线的设施。
优化涉路施工作业路段建设环境。开展交通秩序、路面污染、土方扬尘整治,重点通过路政行政监督管理和教育引导,规范现场交通组织、建筑材料堆放、施工机械摆放、施工车辆运输、施工作业路段隔离行为,有效降低或减轻施工作业产生的周围环境及路段交通影响。做到:交通控制符合施工作业和交通安全要求,交通分流公告、预告、指路标志满足使用者绕行需求,施工作业封闭隔离规范无扬尘、材料乱堆、机械乱放、严重拥堵,材料、土方、垃圾运输车辆整洁、封闭装载无超限无拋洒滴漏。
五、实施步骤
整治活动分为组织准备、集中整治、巩固提升三个阶段。
(一)调查摸底,明确任务
各村根据整治内容和建设目标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查找管辖范围内乡道、村道路域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排查结果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举措,确保取得显著成效。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争取广大人民群众配合和支持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
(二)全面部署,宣传发动
成立由镇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镇宣传、交通、公安、城管及各村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织召开整治工作部署会议,明确工作任务,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知晓、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整治行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集中整治,全面推进
各村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组织有计划有重点的整治,根据排查结果做好路田分家、路宅分家、路域环境整治,全力整治穿越城镇、村庄的道路,集镇路段路面隔离、路段占道经营、过村路段道口归并等涉及多部门的管理难题,必须加强沟通协调,有条件、有目标、有重点的开展专项整治。
同时,整治工作要注重成效,因地制宜,突出地方和行业特色,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和办法,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整治任务,实现预期目标。
(四)检查验收,总结提高
各村按照整一段、成一段、固化一段的思路,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自查,查缺补漏,凡已经完成整治的路段或项目要迅速进入常态管理,预防反弹,确保整治工作不留死角。全面总结整治行动成效,提炼好的做法,形成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路域环境管理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各村要充分认识该项工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公路交通自身发展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更是服务民生保障群众安全快速出行的迫切要求。各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落实好工作,形成部门协调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营造政府关心、部门支持、上下齐心的路域环境整治氛围。
(二)精心组织,强化考核
路域环境整治涉及层面多、目标任务重、历时时间长、工作难度大。各村及相关责任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整治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重点,确保整治行动顺利开展。
(三)构建机制,常态管理
开展集中整治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路域环境管理实现常态化、规范化。
(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开展整治工作,做好违法行为人的思想工作,耐心说明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动员其自行纠正,不激化矛盾,及时化解可能出现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