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政府部门 >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规划计划 > 内容
 
信息名称 常州市金坛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索引号 113204820141390387/2021-00021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建设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规划计划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生成日期 2021-07-01 公开日期 2021-07-0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常州市金坛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常州市金坛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金坛区局在常州市局党组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金坛“两个加快创新推进年” 中心工作,坚持以敢为历史担责任、善为未来拓空间的姿态,在服务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开新局、谱新篇,在“十四五”新征程中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聚要素、拓空间

一是打破项目报批瓶颈。今年以来,我局抢抓过渡期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重大项目红利,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取得用地批复2个批次、面积816亩,保障中航锂电、爱派尔等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二是做好稳定供地功课。截至目前,累计供地126宗、6388.7亩,出让金102.9亿元,其中工业用地25宗、1185.2亩;经营性用地29宗、1754.1亩。针对部分地块出让溢价过高的现象,紧急出台“限价”及“摇号”规则,从严格控制地面价、楼面价、楼板价三条价格线入手,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金坛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响应“房住不炒”。

三是攻坚后备资源难题。面对国家计划总盘子收紧、后续用地报批所需的现实要求,提请区政府向各个板块下达土地整治年度目标任务并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完成占补平衡项目2600亩、增减挂钩及废弃工矿复垦项目3750亩。

(二)谋规划、增后劲

一是空间规划做深做透。编制完成国土空间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布局上图规划流量指标4817亩。持续深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双评价、双评估等14项专题形成初步成果并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立足金坛区情,开展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及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工作,正确处理好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关系、严守底线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二是专项规划做实做细。结合3月27日召开的全区规划专题工作会议精神,区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两城四区” 规划深化推进专班,我局重点做好“两城”滨湖新城与金沙老城城市设计,整合金坛主城区、开发区及南部长荡湖周边地区,组织开展《金坛城区及长荡湖地区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编制,目前各项规划已形成初步成果。持续深化高铁新城规划,高铁站房配套用房位置基本稳定,组织编制《滨湖新城高铁片区核心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枢纽区站城一体化方案设计》。

三是村庄规划做优做亮。按照“规划先行、建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围绕全域美丽乡村规划、村庄规划与农村居民点规划三个层次规划的编制,逐步完成城镇开发边界以外村庄规划的全覆盖。现已按时序、分批次启动全区147个保留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安排。

(三)严整改、优环境

一是以“归零心态”加压“清零行动”。积极落实省厅违法用地“清零行动”,梳理形成我区存量违法台账,与各板块逐一进行对接,商定处置方案、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

二是以“赶考状态”书写“耕地答卷”。积极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不断加强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迎接十三五”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期终考核。加强补充耕地项目后期管护,提请区政府出台强化新增耕地后续管护工作文件,实行项目资金预留分期拨付制度,督促属地政府对新增耕地项目跟踪管理,原则上需要持续5年以上,确保发挥项目长期效益。严格执行设施农业用地标准,加强设施农业用地备案管理和利用监测,坚持“农地农用”,防止违规改变土地用途和“大棚房”问题反弹。

三是以“绣花功夫”推动“出让清理”。对全区2012年至2020年期间出让土地进行专项清理,具体针对土地出让金征收、规划条件变更、开竣工履约、土地供应程序等7个方面进行全面排查、登记造册、建立台账,积极开展自查整改、主动纠正。探索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联合开展专项行动等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公益损害问题及时有效解决,防止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

(四)建机制、添动力

一是着力激活集体入市“一池春水”。结合《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宁锡常结合片区)实施方案》,落实各项改革试点工作,。制定《金坛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方案》等“1+3”配套文件,并向各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启动合法性审查程序,完成集体建设用地标定地价、基准地价设定。选取尧塘街道上汤村和薛埠镇泉江村两处入市试点地块,开展确权登记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着力放大节约集约“辐射效应”。我区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在2020年常州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位列全市第2。“盐穴作为储库利用”这一做法被省自然资源厅评为全省十大节地典型案例之一。

三是着力推动全域整治“蓄势待发”。朱林镇部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区位于朱林镇黄金村、红旗圩村、龙溪村3个行政村村域范围,总面积37304亩,整治的核心区域位于黄金村。截止目前,试点工作已形成“一规划两方案”等成果,即三个村的村庄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以及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其中黄金村、龙溪村、红旗圩村村庄规划取得区政府批复;实施方案和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均已编制完成并通过市级论证,待省级论证通过后取得批复,正式启动项目建设。

四是着力深化林长建设“蝶变升级”。上半年共完成3400亩造林,其中净增造林400亩、退化林修复750亩、低产林改造250亩、封山育林2000亩。进一步对接搭建省市平台,建立“五级林长”模式,结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5年)编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培育生态旅游和生态康养产业,做好一号农场、百羊山等涉林项目报批。

(五)强基础、提效能

一是确权登记按下“加速键”。启动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调查成果已完成国家检查意见整改并上报省厅。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全速推进,截至目前共完成不动产登记13587宗,其中约8000份不动产权证已经发放至群众手中,针对单证及无权源的情况研究制定“三级确认”实施办法和细则,着力解决农村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力争年内基本实现不动产登记城乡全覆盖,不动产权证“应发尽发”。

二是政务服务活用“快捷键”。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启用“五全五化”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平台”,形成“市级、区级、乡镇三级覆盖、三级联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基本当天办结,经营性项目基本2天办结。落实《常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豁免清单》要求,对15项免于办理和19项无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进行豁免,简化企业项目报建的审批流程,破解项目开工难、审批慢等问题,为优化营商环境添翼加速。

三是资源管理加装“安全键”。开展金坛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试点,摸清全区地质灾害隐患和风险底数,划定地质灾害风险区和防治分区,为有效开展地质灾害防控提供依据,今年以来有效处置一处崩塌地质灾害,完成斗蓬山等六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开展森林火灾风险普查试点,持续打好森林防火攻坚战,今年以来未发生森林火灾。

(六)学党史、抓队伍

一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学党史为载体,党史活动掀起热潮:以局党委为中心,辐射带动各支部,形成“红色+业务”学习调研矩阵,聚焦身边红色资源,制定各支部寻访红色足迹定制方案,点线面立体化开展“金叹号i游学”行动。以学党史为抓手,党史知识全面渗透:开展“四讲”“夜学”等学习活动,印发党史学习资料2000余册,在常州市局党史竞赛获得“二等奖”。以学党史为契机,服务群众展露新风:深入排查自然资源领域民生问题,形成21条贴合金坛实际、具有自然资源特色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施清单,其中2项被区委列入重点惠民清单,2项被列入惠民清单。

二是聚焦巡视反馈问题真抓真改。聚焦区委巡察反馈意见中指出的4个方面32个问题,研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确4个方面、32项任务、84条整改措施,责任到人,时间明确。截至目前已整改到位29个问题。剩余3个问题目前按照时序进度推进中,确保整改不留死角,工作不留尾巴。

三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有为有位。创新基层中心所运作模式,各中心所在遵循“组织联合、资源联享、业务联动、管理联治、品牌联建、干部联心”的“六联”原则下,与各板块服务站形成“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力度,今年以来共选拔任用32周岁以下中层干部7人,注重选拔清正廉洁干部,凡干部提拔晋升、岗位调整,及时征求纪委部门廉洁自律情况,及时组织任职前党纪教育谈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