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公共服务 >内容
公安分局:以融合治理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畅行工作质态
发布时间:2021-10-21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今年以来,金坛分局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为核心,以实施“消除道路交通隐患”民生工程为载体,以推进“压事故保畅通”攻坚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压实属地和部门主体责任,通过高位推动、常态联动,最大限度融合运用各方优势资源,深入治理交通事故隐患和堵点、乱点问题,有力提升了全区道路交通安全质效和通行品质。

一、坚持高规格部署,明确方向“治什么”。一是紧盯安全发展关键点。以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在滚动排查全区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区委、区人大最大支持,两次提请区主要领导率政府相关部门对重大道路隐患逐一开展实地调研督导,并落实了“消除道路交通隐患”工程3000万元的专项经费,调动一切资源强化隐患整改。目前,涉及国省县道的10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并常态排查整改道路较大基础隐患300余处,着力从源头上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二是紧盯人民群众关注点。以浓厚的为民情怀,完善交通类民意监测访评机制,对涉及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停车泊位设置和事故车辆处理、车驾管服务等方面的投诉、意见、建议进行实时汇聚,并落实局领导和交警大队、中队三级责任,通过每日晾晒、每周研判、每月点评,形成了即接即办、真查实改、改进提升的管理闭环,及时办结反馈交通类民意信息733件,促进规范了交通标志更新、事故车辆处置、停车泊位施划等工作流程,提升了诉求办理满意度。三是紧盯治理实践关节点。针对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道路基础设施欠缺和出行难、停车难等瓶颈性问题,分局主要领导充分发挥以上率下、示范带头作用,坚持问题在现场整改,工作在一线落实,深入研判分析影响安全畅通的具体原因,并联合规划、住建、交通、城管、教育等职能部门和属地党委政府成立专班,对复杂性、方面性问题反复实地踏勘、现场会办、联动共治,大力推进解决复杂路况改造、堵点堵段治理、公共停车泊位增设等疑难突出问题。

二、坚持高标准推进,找准重点“深度治”。一是着力除患保安。针对国省县道安全隐患,增设信号灯管控路口4个,合理归并、封闭道口16个,移除绿化带3个,对158个平交路口按照“一灯一带一牌”标准进行整治。针对城区道路重点隐患,新增标志标牌、护栏等安全设施316处,施划标线3819平方米,加快推进汇贤路、东二环2处超负荷环岛拆除,目前汇贤路环岛已进场施工。针对金武快速路,加装LED交通诱导屏、区间测速、视频监控等设施设备71个。针对事故多发的大社线、直别线等农村路段,取缔非法搭接口17处,在7处道口设置缓冲区,增设震荡标线1500平方米、减速垄300米,更新交通标志112件,最大限度降低道路安全风险。二是着力治堵保畅。针对突出堵点,联合住建、教育、城管等部门重点对城区21所学校开展现场调研,并根据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拥堵的差异化特点,通过采取优化接送区域、限制掉头行驶、施划停车泊位、新增违停抓拍等20项措施实施“一校一策”专项治理。截至目前,段玉裁学校、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等8所学校周边整治已基本完成,相关做法得到区委书记的批示肯定。针对停车难题,本着“应划尽划”的原则,增设道板泊位509个、路内泊位736个,并将国有公司收储暂不开发的多个闲置地块列入临时公共停车场利用计划。针对拥堵路段,健全“高峰驻点、平峰巡线”勤务机制,将每日高峰岗点警力从原来勤务人员上岗增加到现在全员上岗,畅通程度有了较大提升。同时,在东环一路试点实施“拉链式”交替通行措施,提升路段通行效率。三是着力查违保宁。针对酒驾醉驾违法行为,自去年11月30日起,每晚在城乡重点路段灵活设置10处联合查控点,组织机关、交警、巡特警及农村派出所警力常态开展整治行动,联合查处酒驾568起,其中饮酒驾驶433起、醉酒驾驶135起,有效遏制了涉酒交通事故的发生。针对“炸街车”扰民问题,组织开展了为期三周的专项整治,查处非法改装车辆64辆,并落实源头深挖、路面查控等常态举措,全力还城市以清静。针对影响交通安全的其他重点违法行为保持严查力度不减,累计查处“三超一疲劳”“一盔一带”、驾车接打电话等突出违法行为31.8万起,“两客一危”等七类重点车辆检验率达100%。

三、坚持高水平管理,把握关键“科学治”。一是重规划引领。针对金沙老城更新、滨湖新城建设的发展需要,以学校、医院、车站、市场商场周边交通环境治理为重点,逐一完善东环二路等8条主要道路、吾悦广场等3个集中商贸区以及人民医院等24个重点部位的交通组织方案。针对货运车等专用停车场规划建设空白,通过实地调研和可行性研究,规划在城区东南部和西部的国省道沿线新建两个大型货运停车场,着力解决大型车辆停车供需矛盾。二是重科技支撑。新增智能卡口、电子警察等设备1179套,建设完成金坛大道、南二环、南一环等3条城市“绿波带”,更新更换城区105个灯控路口智能信号机,优化26个路口信号灯配时,对东一环与金桂路、东二环与北环路等16个路口实行不间断视频和雷达检测自适应配时,及时解决信号灯配时不合理、绿灯闲置等问题,道路通行效率提高20%以上。强化大数据交通指挥服务中心实战功能,对全区道路交通实行24小时指挥调度,并在重点时段、区域开展分级视频巡检,提高交通类警情处置效率。三是重机制保障。实行亡人交通事故“领导必到现场、专班会商施策、多方联动共治”工作机制,发生亡人事故,分管副局长、交警大队长和中队长第一时间必到现场查看,一体化开展交通事故处理与隐患排查,局长一周之内必到现场查看。实行隐患常态排查机制,对国、省、县道和城市道路等交通隐患点段进行实地调研、分析评估,建立道路交通隐患风险库,通过深度调查、民意收集、专题研判等方式,发现并整改道路规划不合理、绿化遮挡视线、管理设施缺失等问题5000余个。实行重点督办机制,对亡人事故地、事故多发地,由分管副局长牵头搭建整治工作专班,以“现场+会场”方式共同研究整治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