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加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建设,金坛分局结合辖区派出所工作实际,不断提升消防工作执行力度,推动打防管控各项工作提档升级,全面开展消防安全问题排查、管控、整治工作,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一、加强顶层设计,发动“灭火”总动员。一是强化部署。以各派出所为阵地,紧盯派出所消防监管中的短板弱项,明确改进措施及目标,力争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火灾类警情的压降,提升防火常识以及危化品安全存放知晓率。二是强化领导。成立由派出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社区民警、治安民警、消防民警及危化品单位负责人等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建立专门微信工作群,每日上报当天存取记录及物品用途,交流经验措施做法,指导下步工作有针对性开展。三是强化督导。借力全员考核,将消防工作作为民警的重点考核内容,共列出包括辖区危化品重点单位、危化品数量及用途等在内的消防相关考核类项,由教导员对每周上报内容进行平台倒查、实地检查、现场督查,对工作落实不力、成效不明显的社区民警通报并计入全员考核。
二、创新监管机制,坚持“灭火”更长效。一是加强企业监管模式。推出“1+1+N”安全监管模式,即1名社区民警、1名消防民警带领若干名企业安全员,对危化品安全实施监管,提高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监管等级。其中,社区民警、消防民警对责任区消防安全监管捆绑负责,企业安全员参与协助,通过日常管理,全面排查梳理潜在隐患漏洞,切实增强安全监管的专业性、针对性。结合冬季消防安全宣传,吸取11月13日河北无极县珍珠棉厂爆炸事故教训,固化前期“进博会”危爆企业安保经验,联合街道部门推行“1+1+N”监管模式,切实扎紧制度监管笼子。该模式运行以来,已对辖区危爆企业组织开展检查80次,发现问题19处,现场整改16处,处罚8起。二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刻汲取近年来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教训,召集辖区企业负责人开展集中约谈、警示教育培训,辅以上门指导服务,层层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危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书中责任事项。今年以来,先后组织辖区危爆企业负责人开展集中约谈活动48次,组织教育培训32场,联合消防部门应急处置演练24次,从思想源头上提高认识,克服麻痹大意心理,直接切断发生重大火灾、安全生产事故的动因。三是落实民警监管责任。严格落实社区民警安全监管责任,针对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企业和不放心的区域,督促企业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通过高频次的走访、突击检查,对企业危化品日常管理、消防巡检和运输车辆、外来人员出入等情况进行了解,更加全面掌控安全监管基本要素,有效降低引发重大事故的风险。
三、做好掀底管控,确保“灭火”无死角。一是强化群租房安全检查。分局按照出租房整治要求,坚持“联动联治、共建共享”原则,广泛发动宣传,深化业务培训,制度化推进群租房安全整治行动。结合辖区大型企业众多、外来人员聚集的现状,由社区责任民警牵头,组织街道(政府)、居(村)委会、物业等部门建立管理联盟,并定期召开会议,宣传群租房整治的相关工作要求,做好信息交流互通,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功能,有力提升了管理的正规化、规范化水平。二是强化危化品单位安全检查。加强对辖区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单位从“人、地、物、制度”四个方面逐一审查,全面排查掌握全区危化品、放射源单位的重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情况,通报相关隐患。三是强化重点单位安全检查。对辖区九小场所重点围绕治安防范设施设置、安全防范制度落实等情况开展高密度、掀底式检查,对安全条件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的,严格责令限期整改,期间共查改治安隐患125处。
四、营造教育氛围,宣传“灭火”全覆盖。一是宣传活动多样化。组织社区民警开展入户走访、日常检查、警民恳谈等活动,通过实例讲解、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消防安全等安全常识,提高宣传工作针对性,切实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今年以来,组织社区、消防民警分别深入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信维通信(江苏)有限公司、华罗庚中学、新城实验学校等多家企业学校宣传40家次。二是宣传形式多元化。充分利用宣传栏、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等各种宣传阵地,广泛发布安全提示、安全注意事项,曝光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让群众知晓公共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提高社会人员和青少年学生应对初期火灾的自防自救能力和知法守法意识。三是安全培训实战化。紧扣基层练兵实战要求,组织消防民警深入各中小学校进行全方位的消防实战演练。通过演练,促进师生更好地掌握消防安全常识和疏散逃生技能,切实增强社会面防御火灾的效能,营造出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