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部门信息 > 内容
供电公司:扎根一线 服务“三农”
  信息来源:供电公司 发布时间:2021-11-23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何俊是常州市金坛区儒林供电所副所长,他扎根农村一线20年,全心全意服务三农。2011年,他主动加入“电火花”党员服务队,帮扶弱势群体,助力农民丰收,服务时长达7000多小时。他为民解忧,以农民需求为创新源泉,带领团队攻关各类课题,取得专利13项。2016年,他成立创新工作室,项目相继荣获国优、省优等重大奖项,他的团队也多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小小“电火花”演绎“鱼水情”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深知广大村民要脱贫致富、走上小康有多难。二十年来,他先后从事了抄收、计量、运维、安全等一系列工作,对农村电网的运行体系有深刻的见解,是江苏省农电有限公司优秀人才。

2014年仲夏,何俊接到下塘村村民报修电话,反映近期家里时有跳闸。他带领同事赶去抢修,经仔细检查,发现是下塘五队配电变压器柜内的温度过高,导致柜内空气开关频繁跳闸。何俊立即组织更换配电柜,第一时间为周边村民送上“清凉放心电”。回到单位后,他辗转难眠,“下塘五队的问题解决了,其他地方会不会有隐患呢?”。第二天他带领同事对辖区农网配电柜进行全面“体检”。结果发现,因受到太阳炙烤和设备重载发热的双重考验,部分配电柜运行温度飙升至47摄氏度以上。但全面更换配电柜必将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历经10个月,何俊研制配电柜风冷降温系统,当配电柜内温度达到门槛值时,会触发系统为配电柜降温。系统投入使用后,金坛农网再未发生因配电柜温度过高而跳闸的故障,这项成果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受到上级公司和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

2015年的一天夜里,老黄家的增氧泵发生跳闸,几万只螃蟹往岸边爬去,危急关头,何俊和队员们用监测仪逐条挂线监测用电线路,很快查出了故障线路,及时进行了更换。短短几十分钟,蟹塘恢复了供电。这个故事被拍摄为金坛区供电公司党员创新工程微电影,荣获全区三等奖。

从事农电工作以来,何俊的身影穿梭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他始终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为辖区百姓倾力服务。

取得专利13项

作为金坛区供电公司的创新达人,何俊手握1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而他的创新灵感大多源于百姓心声。

2012年农忙时节,何俊巡视农网设备时,百姓们向他反映脱粒、灌溉等农业机械仅由一个简单的铁皮闸刀箱控制,用电不规范、不安全,无法单计电量。他结合农耕特点和电网业务,将场头箱箱体改成绝缘全封闭箱体,内设售电软件和购电卡,设计了一款新型刷卡式用电控制场头箱,实现电表与售电装置分离。客户将购电卡插入箱体的IC卡槽即可使用。装置安全、便捷,既避免了计量收费争执,还减少了客户和供电两方的工作量。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革新,但颇有实用价值,这项成果在核心期刊《农村电工》公开发表,关键技术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2018年何俊负责的QC课题《提高集镇低压线路线夹绝缘化率》同样取材于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客户反映在维修自家设备的时候触碰到了低压线路,引起了何俊的关注。他经过调查发现,低压设备线夹绝缘化率全年只有38.4%,全都分布在儒林集镇的沿墙敷设设备上。于是何俊带领团队设计了一种全封闭的绝缘保护套,从根本上消除客户的安全隐患。

何俊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工作室吸引了一批勤于钻研、热爱创新的员工加入,通过传、帮、带,何俊团队先后有1人取得高级技师资格,2人取得技师资格,3人取得高级工资格。团队项目以服务“三农”为宗旨,这些项目相继荣获国优、省优等重大奖项,他的团队也多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何俊将老百姓的困扰记在心中,想方设法、各个击破。2018年,何俊又担任了党员联合攻关队队长,他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用一个个创新成果想民所想、急民所需、解民所难。

防疫期间与家人分居2个月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何俊带头捐款,得知政府开展联防联控检查,他和同事们赶往全镇各个道路卡口,进行现场查勘,展开临时接电,助力全镇防疫管控。医院和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是疫情防控的重点保障对象,何俊和台区经理重点巡视了儒林镇卫生院和汤姆森机械有限公司的配电室和电缆。何俊与家人分居了两个月,他说:“作为党员,我要迎难而上;作为父亲,我要树立榜样!”

每年的雷锋月,也是春耕月,何俊和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都前往农户开展志愿服务,为农户检查农用线路、喷灌、烘干、灭蚊灯等设备,确保春耕生产用电无忧。今年5月,《江苏省电力条例》正式施行,何俊和队员们深入开展“六进”活动,在儒林集镇广场发放《条例》手册500余份,增强广大用户安全防范意识。

何俊一直关注弱势群体,每年雷锋月和重阳节前夕,他都去儒林镇敬老院看望老人,陪老人们聊天,帮他们打扫卫生,给他们送一些牛奶、水果,送上暖心关怀。五叶村五保户夏志生是他在一次抢修时偶然遇见的,他看到老人的生活环境很是清苦,便主动帮老人更换了室内的所有用电设备和线路,逢年过节都会探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希望我的绵薄之力能让他们心里有光,安享晚年。”

助人为乐递真情,一心为民显初心。何俊扎根农村一线,身体力行的践行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引领着身边同事加入服务三农的队伍。今年5月份,何俊被评为2018-2020年度常州市金坛区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他身着工作服,信念坚定: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而奋斗,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而“发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