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部门信息 > 内容
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打好六个“主动仗” 加强金融领域信访源头治理
  信息来源: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1-09-29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近年来,金融无序创新带来过度放贷、诱导投资等金融乱象,导致非理性消费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非法金融依然活跃,金融领域信访事项多发,给信访稳定工作带来较大压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金坛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地方金融工作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紧盯非法金融放贷、“套路贷”、非法网络借贷、非法集资等行业乱象,推动源头治理,强化打早化小,联合多部门联合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治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攻坚等多项行动,积极应对和处置金融领域信访工作,多举措、多途径疏导信访压力,有效筑牢金融领域信访维稳防线。

主动靠前,全面强化组织领导。区金融监管局充分认识到金融领域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组织领导,根据机构改革,及时调整全区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以及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推动高规格成立全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指挥部,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组长,各板块、镇、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强化工作协调运行。以《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出台为契机,加强对工作人员信访专业培训,提高干部信访工作能力,紧盯一系列重要敏感节点,建立信息跟踪研判机制,积极稳妥做好金融领域群众来访的接谈和政策法规宣讲工作。

主动排查,持续开展防非处非。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损害群众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区金融监管局坚持打早打小的处非工作原则,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托防非处非联动工作机制,开展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治理、互联网金融风险清理整顿、“双随机、一公开”定向抽查等活动,摸排互联网资产管理、股权众筹、第三方支付、非法私募机构等多个领域的风险线索,对专项整治列为重点对象的风险机构持续跟踪并进行清理整顿,7家外域财富管理分公司在坛线下门店已全部关停。同时,针对非法集资、套路贷、校园贷等典型非法金融活动,组织工作人员投身线索排查一线,深入商区、楼宇开展“扫楼扫街”,做好对商户、业主的宣传引导工作,对排查发现的疑似传销、非法放贷、非法集资机构进行了及时核查并快速处置。

主动监测,加强风险识别预警。协同人民银行金坛支行,将全区金融机构纳入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强化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牵头建立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体系,实现风险排查、研判报送、应急处置全覆盖。压实镇(区)属地责任,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卡实时间节点,分解目标任务,实现金融风险预警、监测、分析、处置有效联动,持续跟踪直至风险出清。发挥社会综合治理网格机制作用,将非法金融活动线索摸排纳入网格员日常巡查工作内容,编制线索排查工作手册,组织对网格员进行专题培训。注重事先宣传教育、事中事后监管、多部门协同风险处置等工作的有机结合,在提升群众整体风险防范意识的同时不断降低区域内非法金融活动风险。

主动跟进,紧盯重点案件处置。按照“三统两分”工作原则,全力做好重点非法集资案件风险处置工作,与区信访局加强工作联动,推动领导包案、组建工作专班,积极争取省、市金融部门支持,协调省内有关地市处非办做好属地集资参与人稳控工作,协同区内各部门做好资产核查处置、信访维稳等工作,完成重点案件审理情况报告和资产盘活情况报告,属地情况总体稳定。

主动监管,严格控制增量风险。对全区“7+4”类地方金融组织进行全面梳理,严格实施投融资企业注册会商机制,协助7家企业办理新设或变更会商登记,并对会商登记企业进行年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及时组织人员学习研讨国家、省、市陆续出台的监管政策,重点组织对小贷、典当等类金融机构开展监管评级、年度审计,督促其合规运营。常态化协助地方金融组织办理股权、经营地址、高管变更等事项。定期组织开展政策宣讲、业务培训等活动,两年来帮助申报省、市奖励资金1000余万元,提振了地方金融组织发展信心。

主动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结合元旦、春节、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时间节点,广泛运用法治宣传橱窗、沿街机构店铺LED屏、金坛电视台、手机短信等渠道媒介播放警示标语和宣传视频,提高群众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每年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宣传《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和《信访条例》等,深度开展防范非法集资进机关、进社区、进厂矿、进校园、进农村、进网格等活动,共发放宣传物资近6万份,受众群体10万余人次,有效营造了群众自觉抵制非法集资和依法通过信访渠道合理表达诉求的社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