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金坛区审计局始终将为民服务、为企纾困放在心上,在审计过程中奏好“梳、核、谏、解”四步曲,着重梳理被审计单位涉及的为民、为企服务职责,将政策与落实相结合,财务与业务相结合,科学评价各项工作,促进相关部门高效履职,促进百姓、企业能得实惠。
梳职能 核效果
今年,在部门经济责任审计中,融合开展了放管服、减税降费、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保障房、扶贫等8个事项,着重查看相关部门对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情况。例如,在区行政审批局项目审计中,审计人员重点关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区镇村三级高频政务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情况。在教育局项目审计中,该局重点关注贫困生资助、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绩效、学校食堂管理等情况。
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学习政策文件,采取现场勘察与座谈谈话相结合,大数据比对与信息科技运用相结合等方式,结合业务档案、财务账册、预决算资料、技术数据等,发现相关部门减税降费政策没有落实到位、部门职能未履行到位等问题,均对照法律法规、部门“三定方案”职能提出了审计建议,促进相关部门建立完善制度,提高履职能力,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采纳。
谏优策 解民忧
审计人员了解到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办事大厅相关部门为群众集中开展“零距离”服务。结合服务内容,审计人员到公安、民政、残联、不动产等与群众办事联系紧密的窗口,了解相关业务的办理流程。审计人员发现,残疾证申领需经过镇(街道)申请、区受理、自行评残、镇(街道)公示等环节,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不方便办理。审计建议该局探索一站式上门服务,加大联合上门评残的力度,解决残疾人自己跑腿不便的困难,让残疾人“应保尽保”。审批局采纳了建议,充分用好热线电话、信报箱,拓宽民意收集渠道,有计划地组织上门服务。为了跟踪为民办实事的效果,审计人员还与审批局、残联窗口人员一道去身患重疾的残疾人家走访,并送去了保险赔付的40700元。
此外,审计发现行政审批局每年在“政府服务一体化平台”“智能大厅”等软件硬件设施投入较多。审计人员一方面开展资产盘点;另一方面深入服务大厅,实际查看“智能叫号”系统等软硬件的使用情况,评价资金投入效果。
提建议 解企困
开办企业要办哪些手续?如何申请小规模纳税人?工程建设招标有哪些流程?这些都是企业关心的问题。审计人员一是结合上级文件和业务资料,查看为企服务的审批事项办理时限是否达标,办理流程是否简便易获取,“开饭店”“开网吧”“竣工验收”等高频综合事项是否集中办理;二是结合财政账册、会计凭证、银行流水等,利用大数据分析业务台账,核对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费、场地租赁服务费是否依规收取、解缴,招标保证金是否依规收取退还,是否存在少收或多收费用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收费事项公示、依法依规收费、编印服务指导手册等审计建议得到了被审单位认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