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治农用薄膜污染,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金坛区经过三年探索,构建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体系。
强化政策扶持。及时下发《金坛区废旧地膜回收处理实施方案》,做到早落实、早部署,发挥财政保障作用。2019-2021年,市、区两级财政资金累计拨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项资金62万元。
健全回收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回收网点和回收体系,2021年我区回收网点从62个提升到75个,并从25个“择优农资经营门店”中遴选出5个“绿色农资经营门店”;已建成1个省级“五有”标准废旧农膜回收网点,拟于2021年12月底前新建成1个省级“五有”标准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基本实现全区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全覆盖。
加强政策宣传。在各镇(街道)悬挂宣传横幅2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通过培训宣贯、新闻媒体、微信群等广泛宣传,引导种植户做到废膜应收尽收,并根据废膜回收情况,推进分类处置,并将“两废”回收作为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等项目申报的前置条件,不履行回收义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开展试验示范。自2019年开始,我区在江苏一号农场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州后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个生产基地开展地膜减量替代试验示范,分析比较相同茬口下不同类型地膜应用后作物产量、土壤性状以及降解膜降解特性,分析比较不同品种在使用强化耐候膜后产量、土壤性状、病虫害等的变化情况等,总结试验成果推进本地膜减量替代工作,减少PE地膜覆盖应用。
执法监管联动。建立农膜使用重点村、重点农业经营主体监管名录,督促指导其做好农膜采购、使用、处理记录,做到全程可追溯;联合农业执法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和整治。
今年,全区已回收废旧农膜115吨(含废旧地膜回收处置量6.5吨),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7.86%。通过“两废”回收,农民回收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