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关于公布2021年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的通知》,我区依托大闸蟹产业成功列入2021年十个创建单位之一,创建期3年。
河蟹产业是金坛区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已形成以12万亩长荡湖大水面增殖放流、人放天养和15万亩长荡湖周边河蟹池塘生态精养的新格局,常年产量1.6万吨,产值16亿元。近年来,金坛区积极围绕“三品联动”不断提升河蟹产业发展层次。育品种,选育具有长荡湖区域特性的优良品系“长荡湖1号”;提品质、广泛推行“小精高”养殖金坛模式,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全程质量控制;树品牌,按照“一品一策”的运营思路,打造全新品牌形象,创新品牌运行新机制,品牌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溢价效应逐步显现。
金坛区拥有多年河蟹养殖基础,先后荣膺“中国中华绒螯蟹之乡”、“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等称号。在业内一直享有“全国河蟹养殖看江苏、江苏河蟹养殖看金坛”的美誉
一直以来,金坛区牢固树立“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围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创收增收,不断提升智能农业发展水平,大力培育农业电子商务,着力推动全区数字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一是在农业生产数字化上,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种植、畜禽、水产业上的应用,全区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点达316家,县域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占比达41.9%,覆盖种植养殖面积1.13万亩、养殖禽类1250万羽、生猪5万头。为加速河蟹产业的转型升级,我区正通过建设“江苏金坛数字化渔场”项目,掀起一场“水产科技革命”,将以河蟹产业为引领,率先步入“数字渔业”快车道。二是在农业经营销售数字化上,2020年全区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17亿元,较上年增长30%以上,较“十二五”末增长一倍以上,全区从事农产品网上营销的主体达153个,共计开设旗舰型网络店铺386家,网络年销售额超500万的网店数量达85家。倾力打造“魔筷名特优农产品直播基地”,形成了“直播基地+电商物流+供应市场”的聚合产业生态,通过快手、抖音等多个直播平台推广金坛地区特色农产品,累计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1.2亿元。三是在农业信息服务数字化上,在全区各行政村,着力开展公益、便民、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四项服务,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区所有涉农行政村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共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86家,按照“四有”标准选聘信息员86名,确保了各项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够延伸到最基层,解决了信息化服务的终端问题,做到了信息化服务有实体、有支点。
自动撒料机、航拍喊话机、自动增氧机、水质在线监测、水下视频监控等一批“黑科技”已在数字化渔场投入使用
“魔筷”直播基地
下一步,金坛区将围绕省厅要求,扎实做好创建工作,将工程建设作为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发展乡村富民产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立“1+1+N”市场化运营机制,发挥“互联网+”在推进农产品加工、生产、储运、销售各环节高效协同和产业化运营中的作用,促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水平大力提升,形成我区“互联网+”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