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大到游乐设施,小到气瓶电梯,处处有它的身影。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的推进,区市场监管局以此为契机,创新思维,借鉴先进地区管理模式,在气瓶充装、电梯安全、叉车运行等方面开展“智慧监管”,在规范、完善现有平台和系统的基础上,打破信息孤岛及业务壁垒,立足服务政府决策,服务企业运营,服务社会大众,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
作为物料搬运设备中的主力军,叉车属于特种设备,专指场(厂)内专用机动车,具有作业效率高、通用性强、经济性好的特点。当前,我区注册在用的场(厂)内机动车辆为2296台,使用单位达2000余家。随着旅游、物流以及新设企业的快速发展,叉车使用率逐年增长,但叉车安全事故也明显上升,事故原因集中表现为无证操作、违章作业、管理不到位等方面,反映出使用单位安全主体意识淡薄、车辆管理不严等问题。
为了杜绝一般性叉车相关事故频发现状,我局将依据我区八类特种设备分布特点,拟在朱林镇开展叉车信息化监管试点工作,建立叉车智慧监管系统工作试点协调小组,统筹协调该地区叉车智慧监管系统试点安装工作。同时将组织学习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推广试点使用场(厂)内机动车智慧安全监管平台方案》。
据悉,叉车智慧监管系统能设定语音提示,超期预警,可以通过实时监控来进行远程指挥。驾驶员上车后,要先通过人脸识别才能开始操作。另外,如果在驾驶车辆过程中有超高、超速、违规载人、使用手机等行为,系统就会自动抓拍。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作业轨迹和作业视频回放,该系统还设置了“电子围栏”,如果叉车驶离限定范围,系统也会及时报警,并做好后台记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