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区全社会用电量首次超过50亿千瓦时,增幅位列苏南板块第一;2021年1-2月,我区全社会用电量达9.75亿千瓦时,与2019年相比增幅达到全省的3倍,常州大市的2.5倍(2020年因疫情原因,数据不具可比性),工业用电量增幅更是达到了39.45%!
电量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地区工业的迅猛发展,也得益于供电公司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公司成立综合能源服务中心,通过延伸服务,灵活适应客户需求,将原来电的收益变换为共同收益,既放大了降电价给客户带来的收益,也增长的工业用电量,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在博源公司,有这么一位围棋高手、业务专家——综合能源服务中心负责人袁俊球。他棋艺精湛,获得了业余五段证书;善于思考,围棋思想融入工作,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屡有建树,作为创新团队的领军人物,主持多项攻关项目,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8项。
他是综合能源的先驱者
围棋从“无”开始,在空无一物的棋盘上陆续落子。早在2010年,敏锐的袁俊球发现,客户用能管理凸显真空,于是大胆提出了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智能服务的设想。2016年,“金广场”无人值守配电房投入使用,金坛区率先步入智能运维时代 。2017年,袁俊球借用到省公司担任综合能源服务平台设计负责人,以满足客户用好能为目的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在国网江苏电力推广开来。随后,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由单一电能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如今,有超过300家用电企业享受到了金坛供电公司“私人定制”式的综合能源服务。
他是攻坚克难的拓荒者
电是一种商品,电压稳定是其重要指标。几年前,由于配网线路长,客户冲击负荷较大,仅通过新增变电所、缩短供电半径的方案短时难以实现稳压。2017年,袁俊球根据在调度、运行上多年的经验,研发10千伏智能电容,实现了秒级响应,智能分组投切,解决了困扰客户多时的电压不稳定问题,实现配网节能降损目标。控制器融合了边缘计算技术,如同章鱼的触手,既可以就地自主控制管理,又可以接受远程平台调度管理。新产品投入使用后,客户生产恢复正常,赢得了信赖和好评。目前该产品已在金坛成功应用25套,下好了一手“走实边角,增强客户黏度”的本手棋。该产品还获国网公司设备处认可,建议继续完善性能在江苏和外省开展试点建设,实现配网节能降损目标。
他是乡村振兴的护航者
金坛地区地处江南鱼米之乡,电渔责任不清的矛盾时有发生,如何从根子上化矛盾为互利,解民忧、促发展?袁俊球下出了“舍小就大,彰显社会责任”极具大局观的一手棋。他提出在技术上跨界整合,将水质数据和电力数据深度融合,完成电气化智慧渔业终端的研发,让渔民通过手机就能管理鱼塘,实现按需增氧、有序增氧、智能预警,大幅度提高了水产品的质量,有效降低了死亡率,用电成本下降30%到50%,目前已在金坛数字化渔场、儒林阡陌蟹塘等成功应用150套,实现经济价值。该模式得到了全国水产养殖业的关注,2020年11月农业部在金坛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广,央视新闻频道做了专题报道。该成果2019年荣获第二十五届江苏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选二等奖、省公司第五届青创赛铜奖,2020年荣获长三角三省一市“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
他是绿色发展的践行者
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网公司积极贯彻落实,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几年前,在省“263”专项行动中,政府关闭了环保不达标的燃煤锅炉,企业转而改用燃气锅炉或电锅炉,但由于燃气管道敷设投资大,直热式电锅炉成本又较高,处于尴尬的境地。
袁俊球带领团队花费近3年时间攻关的谷电蒸汽蓄热锅炉,可以利用夜间谷电低成本优势将水加热成蒸汽存储到蓄热罐中,白天再释放出来使用。将原来直热式电蒸汽成本从600元/吨降到200元,比天然气便宜150元/吨,比热力管网还要便宜30元。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到企业、医院、学校等多种场所,也可接入供热网络作为中继站,还可以充分消纳风电、光伏电,将多余的电能替代天然气来生产存储蒸汽,有效实现能源消费高效化、减量化、电气化。
目前该项目已在卿卿针织厂开花结果,为电能替代开拓了全新天地,实为“神之一手”。省公司已经发布推广谷电蒸汽蓄热锅炉项目在全省各个地市建立示范点的方案,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千古无同局,创新无止境!袁俊球的创新故事还在续写新的篇章,渔光一体的数字化渔场新型用能场景打造、粮食烘干水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推广应用、手持式PDA智能巡检终端研发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美好生活充电 为美丽中国赋能”的企业使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