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常州市教育局公布2021年常州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评选结果,我区第二初级中学、良常初级中学、段玉裁实验小学、东城实验小学、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和岸头实验学校6所学校的项目成功入选。
第二初级中学《劳模学堂: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勤勉品格的实践》立足全国劳模徐乐益的影响力,精心打造“一廊一馆两室三基地”校本文化场域,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通过寻访劳模和工匠、体验劳动实践过程、践行劳模精神品格,引导学生学习勤勉品质,传承劳动文化精髓,掌握劳动知识技能,养成劳动习惯,乐于公益活动。
良常初级中学《初中校园“2+3+5”时节农耕课程的实践探索》坚持劳动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同步提升,充分挖掘时节农耕课程的劳动教育资源和价值,探索体验型、实践型、探究性的时节农耕课程教学模式,让初中生在最真实的劳动情境和主题活动中,自觉体验、探究与合作,最终实现自然、健康地生长。
段玉裁实验小学《玉裁少年“求真”品格习养行动》秉承段玉裁先生“求真求是”的学术追求和为人品质,立足“求真”,以“习养”为抓手,从“习业、习艺、习德”三个维度规划“育求真人才”的有效途径,让儿童积极体验,动手实践,从而涵养内在才学,规范外在言行,全面提升儿童的求真品格。
东城实验小学《“善行·微光”德育课程的创新实践》遵循“善知”“善行”“善德”的三层进阶模型,推进行动,完善系统,通过童“探”善源、童“逐”善行和童“扬”善德三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让“善行·微光”课程真正成为学校的文化印痕,成为学生的成长印记和带得走的童心品格。
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的跨学科PBL项目实施与研究》尝试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为切入口,以儿童日常生活为出发点,以PBL项目化学习为实施方式,实施项目化学习,让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在当代青少年心底扎根,从文化传承的层面有效落实立德树人,践行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岸头实验学校《乡村少年“自信品格”涵养行动》依托校园内开辟的“花田”劳动实践基地,构建五育共生校本课程培养体系和具有生命温度的“温暖课堂”,建立开放多元、自主成长的特色环境,打造独具特色的“未来课程”,建立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未来的成长评价体系,达成学生自信品格提升的生命成长目标。
据了解,近年来,区教育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推进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以学生品格锤炼与核心素养的全面养成为目标,着力于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发展、责任担当、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整体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