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农业农村局科教科走访了我区银湖食用菌合作社、俊平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雄风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社3个秸秆收储点,查看并了解相关企业秸秆利用方式、收储方式及企业运行情况,详细询问企业在秸秆利用方面的经验做法,积极为开展2021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做好准备。
指前银湖食用菌合作社,以秸秆为基料,发展“秸秆-蘑菇基料-肥料-有机肥还田”的模式,合作社拥有示范设施基地面积600多亩,种植双孢蘑菇、香菇、金针菇等优良食用菌,建成20座隧道组成的大型蘑菇基料发酵隧道,该合作社每年能消耗农业秸秆10000多吨。薛埠罗村俊平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用秸秆编制草绳,发展“秸秆→草绳→苗木”的模式。基地占地面积15亩,共有成员149名,拥有各类机械130余台,每年收储秸秆约5000多吨,年生产草绳30万盘左右,实现销售600万元,利润40万元。朱林雄风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社,用秸秆制作生物质颗粒燃料,发展“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模式,每年消纳秸秆约4000多吨。
2020年,全区稻麦种植面积30.4万亩,可收集秸秆资源量为12.97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量约12万吨左右,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秸秆离田利用方式形式多样:一是基料化利用,即生产食用菌基料。二是肥料化利用,主要是一些专业合作社在茶园、果园覆草及留高茬还田等肥料化利用。三是原料化利用,编织草绳、草帘,制造秸秆颗粒等。四是燃料化利用,如秸秆固化成型,秸秆沼气生产、户用沼气的发酵原料以及农户生活直接燃用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