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垂直管理部门 > 生态环境局 > 规划计划 > 内容
 
信息名称 2021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 11320482014139054W/2021-00023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建设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局 规划计划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生态环境局
生成日期 2021-06-10 公开日期 2021-06-10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增强污染防治的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铁的手腕、硬的措施,持续打好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这场“持久战”。

围绕“一条主线”

——以“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为引领,谋划打好升级版的污染防治攻坚战。

瞄准“三个改善”

——确保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和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写好“五篇文章”

——污染防治实现新突破。大气环境方面,合理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对金科园、开发区等重点区域实行改造提升,重点推行VOCs企业废气整治、餐饮油烟整治、工地扬尘管控、加油站油气三次回收改造等4个专项行动,强化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改变今年臭氧积聚升高的现状,提升区域空气质量。水环境方面,以持续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城区水环境治理专项工程(目前已邀请三峡集团编制方案)。以新孟河开通为契机,在尧塘河上新建调节枢纽,初步实现城区水位提升的目标,打造亲水平台,并促使城区主要河道流速提升三倍以上,实现流水不腐的目的,确保国、省考断面稳定达标。以饮用水水源地整治的核心,对长荡湖出入湖河道实行水质生态提升专项工程,降低长荡湖入湖水质中氮磷含量。继续实行长荡湖三年整治行动计划,加生态修复工程进度,改善长荡湖水质。推进2个生态缓冲区建设。结合一污厂新建工程,在愚池湾公园配套建设生态缓冲区;结合二污厂扩建和金坛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在金坛北侧配套建设生态缓冲区,有效缓解城区水环境压力,提升城区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方面,继续对遗留地块开展调查,合理使用调查结果,对已开展调查地块结果进行分析研判,对存在污染的地块要求地块所有人进行治理。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的监管,按照土壤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农用地安全利用和建设用地风险防控,确保用地安全。

——生态修复打造新亮点。以增强区域水源涵养功能、生态自净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为目标,通过空间分区管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森林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保育,构建维系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格局区,扩大生态产品供给,提升“江南福地”的生态资源优势。以“抚育山区,优化湖泊,提质湿地”为主线,构建“一屏、一核、六点、多廊道”的生态安全格局。

——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以促进金坛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推进产业清洁化、循环化、生态化、节约化发展,实现金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实施生态环境承载力管理、严格准入,提升园区集聚效应,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推广生态循环农业,积极促进生态旅游、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生活商贸等服务业绿色提升,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推动构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生态经济体系,打造绿色金坛。

——执法监管倡导新理念。深化执法联动机制,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网格化监管能力建设,强化区镇两级网格化监管执法责任体系,对环境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以监管频次量化、监管任务细化、监管过程痕迹化、监管结果报告制度化等“四化”为抓手应对监管新形势。转变监管方式,充分利用在线监控、无人机、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采取“非现场”检查、“信息化”监管等方式,实现非现场检查的常态化管理,提升监管质效。建立健全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注重运用经济杠杆,提高排污成本,强化绿色金融等激励机制,用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倒逼企业转型。全面推开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开展新、改、扩建项目排污权有偿取得,逐步开展现有排污单位排污权有偿取得。

——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坚持“依法依规监管、有力有效服务”,在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零容忍的同时,积极主动服务地方和企业。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研究“放管服”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和环境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加快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更好地促进高质量、高水平、可持续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