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城街道紧扣区委、区政府及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围绕街道全面决战“五个年”奋斗目标(社会治理创新年、项目保障突破年、城市管理提升年、安全生产攻坚年、体制机制优化年),团结一心、奋勇前行,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2020年工作回顾
1.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建成4家“四有一责”示范点,建设11个“红色物业”小区示范点。对照要求,推进村(社区)干部职业化体系方案实施。扎实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推进街道机构改革。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严肃执纪监督问责,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开展作风建设提升行动,对发现街道办事态度差问题涉及的相关人员进行严肃问责并通报曝光。强化服务、创新探索,人大、政协、工青妇等各条线有序推进、特色纷呈。
2.项目保障攻坚突破。运用“小组式”工作法,抢抓进度、强力推进。完成企业收储7家,招标拆除9家,有效保障了安博物流一期项目建设。完成土地平整1906亩,附属物清障567户,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重点区域环境提升落实到位。按照开发区园区规划要求,目前正重点攻坚5家企业的收储;按照金科园园区规划要求,大力推进金科化学药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金坛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土地清障。
3.税源招商取得成效。围绕目标任务,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取得了较好成效。成立项目服务办,由专人进行项目跟踪和落地服务。通过全面动员、实地拜访大力挖掘项目信息,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指导和培训,每周通报、每月召开研讨会。主动走访服务已签约企业,帮助和促进更早更多形成开票税收。全年累计完成注册106家,其中有48家纳税,共纳税1227万元。
4.民生福祉不断增进。高质量推进民生工程:华城二村省级宜居小区改造接近尾声,景潭花园一、二区宜居改造已完成;华胜新村、峨嵋村环境提升以及河头菜场改造工程已完成;华胜幼儿园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正在施工;丰田路整治现正进行临街店招更换。高质量开展社会事业:强化监察、保障权益,企业社保扩面征缴净增954人;加强协调、做好排查,全力化解劳动纠纷;强化服务、落实政策,计生、卫健、民政等工作落到实处。另外,完成了1479套丁香苑安置房交付结算和747套金江东苑不动产权证办理,蔷薇苑安置房交付已基本结束。
5.城市管理落细落实。一体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和城市长效管理,重新制定考核,扩大奖惩力度,实现重奖重罚。启动“十个一”专项提升行动:开展“周周查”,常态化自查自纠;发放《倡议书》3万余份,增加知晓度;社区每月轮流举办文明主题活动累计5场,扩大影响力;开展文明城市“建言献策”和文明行为“随手拍”倡议行动,征集“金点子”63条、随手拍作品78个;举办“立足岗位展作为,助力文明新东城”青年演讲比赛,激发担当作为。
6.社会治理持续深化。严格落实疫情防控。通过“十户联防,邻里守望”进行全面摸排,管控重点人员、开展人性服务,落细防控措施、推进复工复产,落实集中隔离、做好健康监测,常态化开展秋冬季疫情防控。试点探索网格管理。重划网格、重建队伍,加大投入、出台细则,开发“网格小助手”程序,街道网格化管理现已高效运行。加强信访矛盾化解。主动应对、统筹协调,今年出现的景潭花园一二期、宜景苑小区管理矛盾和五联南店组、明星柴墩组征地动迁纠纷等群体性矛盾得到妥善处置。
7.安全环保严抓不懈。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治行动,对12个行业25类场所2279家单位全面摸排,建立行业底册,对发现的107处隐患进行整改。抓好“小化工”专项整治,查处关停1家违法违规“小化工”。抓好餐饮燃气安全,448家餐饮单位全部安装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围绕污水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排查沿街商铺“小散乱”排水户221户,其中自行停业54户、完成整治103户;排查小区及城中村污水管网23个,完成整治3个。开展城区小柴炉专项整治,已取缔400余户并更换了电热水壶。完成了中塘村雨污分流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华光村雨污分流和河塘清淤工程接近尾声。
二、“十四五”发展定位
“十四五”时期是继东城街道机构改革、“两委”换届后的重要时期,也是街道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关键时期。街道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破除配角定位、破除听从思维、破除二线作风。经街道反复研讨,着重围绕“五大新东城”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1.围绕把提高人的文明责任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提高公民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和自愿参与意识,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定考核,打造“文明新东城”。
2.围绕服务“两个加快”、保障项目落地,扎实推进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中德(常州)绿色生态城和金科园金坛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中的动迁清障,打造“高效新东城”。
3.围绕区委区政府常金一体、东扩南移、交通先行的战略布局,利用开发区、街道、社区和开发的商住楼盘等资源,扎实推进“四新”经济招引,打造“实力新东城”。
4.围绕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矛盾,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打造“平安新东城”。
5.围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等具体项目工程,打造“幸福新东城”。
三、明年重点工作安排
围绕“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明年,街道将着重开展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在招引“四新”经济上取得突破。切实将“四新”经济招引作为工作重点,以机构改革为契机,配备专门人员,组建专业招商、服务团队。将现在的办公地点改造成“四新”经济招商总部大楼,作为项目招引和服务的根据地。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对商业楼盘进行定期摸排,坚持每月一次对楼宇走访调查,与入驻楼宇的企业、小区物业沟通联系,对新办企业加强关心和帮助,对入驻楼宇的纳税大户进行关注和服务。
2.在服务“两个加快”上持续攻坚。围绕“两个加快”,以更强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在征地动迁、项目保障上持续突破、持久攻坚,全力保障开发区、金科园两大经济板块持续快速发展,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着力保障丹金高速公路、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中德(常州)绿色生态城和金科园金坛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对于340以北涉及3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2500余户的拆迁工作,待区委区政府部署启动后开始推进。
3.在细化城市管理上久久为功。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积极探索新型管理模式,按照“管理前移、奖惩下移、注重实效”的总体思路,一体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和城市长效管理,扎实补短板、强弱项,在城市管理水平上展现东城形象。继续深化“十个一”专项提升行动,针对背街小巷、小餐饮店、小区楼道管理等薄弱环节(目前街道共有背街小巷64条、小餐饮店598家、小区楼栋1577幢),通过落实背街小巷“巷长制”、小餐饮店“责任制”、楼道楼栋长“包干制”等,做到网格员、城管、市场监管等每人负责3-4条背街小巷、5-8个楼栋或10家小餐饮店,定人定岗定责定考核,坚持常态化自查自纠,实现精准管理、精细考核。
4.在推进民生服务上做细做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诉求为目标,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明年计划建设一批为民工程,包括老旧小区充电桩建设、零星住宅改造、五联东星路拓宽,小夏云、东南庄安置小区改造,华光、华阳村基础设施提升,部分城中村安装管道燃气等。同时,强化机构改革后街道行政审批局的管理建设,完善街道、村(社区)两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线上线下、虚实一体”的便民服务平台,明确和规范办事指南及工作流程,提升为民服务质量。
5.在强化社会治理上精准施策。继续将稳定作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前提,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以打造“网格全覆盖、工作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管理无漏洞”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为目标,将网格化管理逐步运用于街道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努力为园区乃至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定幸福筑牢稳定之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持续强化网格员队伍建设,做好人员动态调整和管理,增强网格员业务能力和专业程度。深化“网格小助手”程序的应用实效,提升事件发现速度和处置效率。进一步完善落实与考核机制,推动各村、社区网格化管理规范、统一、高效运行。
6.在抓好基层党建上创新思路。继续抓牢城市基层党建、园区企业党建两个重点,将党建工作目标化、品牌化。围绕“一带一圈一点”(即企业党建示范带、红色物业示范圈、党建品牌示范点)构建东城大党建格局。明年着重抓牢“书记抓党建”项目,要求每位村、社区书记开展好一个党建项目,打造自己的特色党建品牌。着力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一起走进企业,举办有意义、有特色、有吸引力的各类活动,共同为企业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7.在打造过硬队伍上力求提升。以街道机构改革和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以“领导班子有新气象、干部队伍有新作为、作风建设有新提升”为目标,在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坚持培养使用和监督管理相结合,提升干部学习意识和担当本领,针对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进行精准补强,适应新时期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宗旨、牢守底线,在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强化干部的规矩意识、法治意识和底线意识,着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敢于担当、本领高强、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展现东城干部的良好形象。
“十三五”已经接近尾声,“十四五”即将迎来开端,街道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奋力抢抓机遇,把每一项工作抓牢抓好,把每一项任务落细落实,为“十三五”画上圆满句号,为“十四五”开创全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