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常州市局的关心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年度工作目标和全市交通运输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团结拼搏,克难求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2021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坚持科学规划,交通引领作用更加突显。加快交通规划编制。推进《金坛区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研究》编制,形成最终送审成果;加快两湖创新区交通规划专项研究和金坛北部物流通道需求分析专项研究,形成送审成果;加快宁锡常结合片区普通国省干线互联互通研究,形成中间成果;深化金坛区交通基础设施国土空间控制规划。深入实施项目前期。完成金沙大道改线(沪武高速金坛互通至茅山旅游大道连接线)、金城大道(S340城镇改线段)技术前期工作;深入推进G233金坛段南延前期工作;深化研究常金快速通道,已纳入《常州市“532”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工作)表》及《常州市“十四五”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清单表》。
2、坚持高效高质,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南沿江城际铁路金坛段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建设进度位居全线前列;金坛高铁枢纽全面施工,7条配套道路建设加快推进;建筑、景观绿化、信息智能化、照明等专业设计不断深化。加快推进重点项目。金城大道、南沿江城际铁路涉铁通道、金茅公路东延连接线、金沙大道改线、唐王大桥等2021年交通政府性投资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其中S240塌陷路段维修项目、四好农村路项目已完工。
3、坚持依法行政,行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全面推进法治交通建设。深入开展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法治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有序推进新时期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工作。先后组织专题培训、执法讲堂、“一周一法”学法等活动,形成良好学法氛围。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启用道路运输电子证照服务,累计发放电子“道路运输证”378件;办理电子“道路运输许可证”37件;成功办理金坛首张网络货运“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全面强化交通运输执法。未因行政执法违规违纪被投诉曝光、未发生行政复议变更或撤销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
4、坚持服务理念,行业治理更加规范。加强水路市场管理。全面开展水路运输和船舶运输业核查工作,按时完成辖区内水路运输企业年度审验工作。强化维修驾培行业管理。严格落实汽车维修备案制度,开展车辆维修企业对货运车辆加高栏板、增加钢板弹簧、擅自更换与原车规格及层级不一致轮胎等非法改装行为的检查。加强辖区公路管理。干线公路超限超载率控制在省控目标以内。加强港口码头管理。开展非法码头整治行动,辖区内无新增非法码头;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深入推进港口码头环保问题整改;全面开展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整治,确保港口生产安全。
5、坚持严管严控,安全形势更加稳定。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制定下发《常州市金坛区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警示提示制度》《常州市金坛区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约谈实施办法》《常州市金坛区交通运输业安全生产重要工作事项督办制度》等制度,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狠抓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两客一危”、非法营运、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隐患等专项整治行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持续开展“危化品使用”“成品油”“燃气”等专项整治行动,合力推进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6、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保成效显著。推进汽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整治,督促汽车喷涂作业错峰作业。引导重点货运源头单位采用水路运输方式,进一步降低公路运输比例。积极做好船舶污染防治。在省内率先完成单壳化学品船拆解工作。推进船舶岸电设施改造,提高岸电设施使用率。开展易扬尘码头企业检查,确保港区作业无扬尘。
7、强保障重惠民,交通运输服务更加优质。全力打好新冠疫情防控战。紧急应对7月20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输入性疫情和11月2日常州输入性疫情,第一时间设置公路防疫查验点,全面做好交通全领域疫情防控,为全区人民筑牢安全防线。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圆满完成全年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的运输保障工作,临时增开茅山公墓清明扫墓专线。完成丹金溧漕河水上服务区段疏浚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运服务水平。提升“乐道金坛”农路品牌,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8、坚持党建引领,交通行风作风更加优良。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参观学习、远程教育、专题党课、领学培训、“夜学·周末读”等活动,不断提升学习成效。深入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全年学习新思想新理论12次。组织“交通文化润基层”活动。举办“当开路先锋 创交通辉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金坛交通专场文艺晚会;累计组织交通文艺基层巡演10场。抓实“两在两同”行动。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6家结对共建村,推进解决居民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引导交通运输系统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为民服务。
二、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我们将结合市局重点工作以及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重点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1、立足加快发展,提升金坛交通区位优势。
一是深化交通规划研究。开展《常州市金坛区综合立体交通网深化方案研究(2021-2035)》工作。围绕高铁枢纽经济发展,重点开展《金坛高铁物流中心规划研究》《高铁枢纽桥下空间研究》等研究工作。二是加快项目技术前期。重点加快推进S340城镇段改线、沪武高速金坛互通至茅山旅游大道连接线工程、G233金坛段南延等重点工程省级立项工作,做好专项评审,开展用地报批流程,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三是持续推进铁路建设。加快南沿江铁路项目、金坛高铁枢纽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稳步开展苏锡常快线西延等项目前期工作。持续跟进镇宣铁路项目,超前谋划涉铁通道、深入研究站场范围内方案,为金坛铁路建设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打下扎实基础。四是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有序推进政府投资交通类项目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立足创新发展,释放交通事业发展活力。
一是做优交通执法改革“后半篇”文章。全面落实网格化监管机制,严格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一步明晰执法大队与区局相关科室、各中心之间的职责分工。深化与公安、城管、应急等部门协作执法机制,实现对重点领域的联合监管和突发事件联动应急处置。二是加快推进城乡公交客运资源整合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破解公交发展难题,引领企业良性发展,促进企业增收节支,最大限度发挥政府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完成既定改革目标任务。三是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3、立足民生发展,打造舒适出行服务品牌。
一是加快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继续推进公交优先战略,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公交线路,持续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出行服务。二是全面提高交通行业服务水平。创新巡游出租汽车“+互联网”模式,加大对巡游出租汽车、共享汽车等新型行业的规范管理,不断促进新旧业态融合发展。三是持续提升智慧交通整体水平。推动多种运输方式的设施互连、信息互通,实现管理一体、运营一体、服务一体,进一步提升综合指挥服务平台功能;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打造区域交通运输数据中心,提升大数据分析与辅助决策的能力。
4、立足绿色发展,推动治理体系全面升级。
一是持续深化法治交通建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企业诚信考核指标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加强对失信主体的约束和惩戒,完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继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加强执法队伍教育培训,深化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加大运用《安全生产法》实施行政处罚。二是持续加大交通执法力度。围绕“非法运营”“新旧业态矛盾”“马路市场”等难点问题,全面加大道路、运输、港航、治超等方面的执法力度,持续推进“打非治违”,巡游出租汽车网上巡查,强化新旧业态管理,全面提升行业治理成效。三是全面提升绿色交通环境。持续推进“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切实做好工地扬尘、船舶防污染等治理工作。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装备,推广汽车集装箱绿色货运方式,推动LNG船舶改造,在公交、出租车等领域大力推广纯电动车辆。
5、立足安全发展,构建现代交通监管体系。
按照加快信用管理手段应用的要求,完善体系,优化流程,全面提升行业治理能力。一是强化日常监管夯基础。加大路政、航政、运政日常巡查力度,开展农村地区“平安放心路”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农村道路事故多发路段专项排查。健全体制机制保长效。二是完善应急机制强保障。强化重点时段安全监管和应急值守,做好极端天气的预防、预警、防范和应急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继续推进“两客一危”和港口危化品等重点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三是突出重点管控促提升。深入开展交通运输领域扫黑除恶斗争,巩固良好发展环境;不断加强公路运输、内河水上交通安全执法监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强化港口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强化在建工地安全管控。
6、立足全面发展,提升党的建设工作质量。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二是加强作风建设。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监督体系,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廉政风险点排查,完善关键时段的风险防控制度。三是建强干部队伍。结合交通运输改革,按照“给肯干者机会、让有为者有位、为担当者担当”的原则,围绕交通高质量发展需要、班子结构需要、岗位职责需要,切实把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着力培养和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交通干部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