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公司应提前组织保电人员对涉保客户的电源配置、电气设备以及电气运行管理等情况开展现场检查,开具《用电检查结果通知书》,签订《重大活动安全供用电责任书》,编制、实施相关保障方案。
1现场检查
供电公司保电人员应告知涉保客户现场检查出的用电安全隐患以及重要负荷的电源配置要求,开具《用电检查结果通知书》,督促涉保客户限期整改,对于无法按期整改的重大隐患,应以书面形式向活动主办方报备。
1.1电源配置检查
1.1.1供电电源配置检查
按照《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GBZ29328-2012)和《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工作规定(试行)》(办安全[2010]88号)配置供电电源的要求,如涉保客户为重要客户,应具备双回路或两路及以上供电电源。
供电公司营销部门应向生产部门报送涉保客户的本级电源信息,由生产部门明确保电期间电网运行方式和应急预案,系统变电所、供电线路的值守计划和抢修应急措施。
1.1.2应急电源配置检查
涉保客户的特别重要负荷应配置UPS等不间断电源,电源容量至少应满足全部特别重要负荷容量120%的需求,持续供电时间不少于10分钟。
1.2电气设备检查
1.2.1电气设备运行环境的检查
a)检查高低压配电房门窗封闭情况、安全警示标志、防小动物措施、照明、防渗漏及凝露措施等。
b)检查高低压配电房、电气设备区域防火封堵、灭火设施及器具配置等情况。
1.2.2电气设备运行工况的检查
a)检查低压设备的接线方式、运行方式和自投方式,重点检查低压系统中ATSE、EPS、UPS等装置。对临时性保电场所低压侧的接地型式、中性线(N)、保护中性线(PEN)的截面以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装设,应符合《低压电气装置规程》DB32/989的有关规定。
b)检查高压设备的接线方式、运行方式和自投方式,重点检查高压系统中进、出线开关的指示仪表、带电显示装置等。
1.2.3电气设备保护配置的检查
a)检查高低压设备保护定值设置是否满足可靠供电要求。重点核查各级之间保护配合关系、自动装置投切原理(低压母联自投、低压末端自投或互投等)、低压系统保护配置等。
b)检查高低压自动投切装置与低压末端ATSE投切时间的配合是否满足负荷需求,确保各级保护动作时间的合理性。
1.2.4其他检查
a)检查安全工器具是否配置齐全。
b)检查电气设备的备品备件和抢修所需工具是否配置齐全,协助涉保客户编写储备清单,标明储备品种、数量、使用部位、存放位置等。
1.3运行管理
1.3.1持证电工的检查
检查涉保客户是否按要求配置值班电工,值班电工必须持有《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涉保客户总配电室应不少于两人值班,并且明确其中一人为运行值长。值班电工不得从事与现场保电无关的工作。涉保客户的值班电工应能够准确开展各项电气运行工作。
1.3.2诊断性试验的检查
检查涉保客户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是否超周期,并督促超期客户及时开展试验。
2责任书签订
供电公司应与涉保客户签订《重大活动安全供用电责任书》,明确供用电双方保障界限和责任划分。
3保电手册编制及实施
供电公司应编制完成客户端保电手册,并组织涉保客户值班电工学习、掌握和演练,提高客户值班电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客户端保电手册主体部分至少包含涉保客户用电信息、保电任务、电源情况、责任划分、运行方式、主要设备、负荷分布、保障机构、联系人、应急体系及处置方案等内容,附件部分至少应包含应急电源车接入方案等。
3.1重要负荷梳理方案
供电公司应协助涉保客户对特别重要、重要负荷及其电源进行梳理,填写完成重要负荷信息表,内容应包含负荷名称、负荷容量、供电电源名称、供电电源开关及电缆型号等。
在对特别重要、重要负荷的梳理过程中,应从末端负荷开始,依次向中间配电箱、终端配电箱至变电所低压开关展开核查,形成一一对应关系,确保正确无误。
3.2应急电源车接入方案
有应急电源车接入的,需编制应急电源车接入方案,内容应包含涉保客户电源情况、应急电源车容量、型号、油量、电缆规格及长度、敷设路径、接入时间、接入方式、所带负荷情况、保电期间工作状态(热备用、冷备用)、投入条件及步骤、非重要负荷切除顺序、联系方式、行驶路线、就位示意图等。
a)保电工作前期,保电人员应提前一周完成现场勘查工作,并按要求做好接入及测试工作。
b)保电工作期间,应急电源车的启停应在保电人员与涉保客户电气负责人确认后,由保电人员发
令给应急电源车操作员,由操作员按令操作应急电源车。
c)保电工作结束后,应急电源车操作员按规范填写应急电源车运行记录表。
国网常州市金坛区供电公司
2020年4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