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部门信息 > 内容
生态环境局:“党建+信访”模式提升环境信访满意度
  信息来源: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0-05-23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环境信访工作是环保部门听取群众环保呼声、了解公众环境保护要求的重要渠道。随着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增加,矛盾日益突出,金坛生态环境局努力探索环境信访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新举措,创新实施“党建+信访”模式,以党建引领助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抓服务、建机制,压责任,汇聚起了上下一心、干群同心,共保稳定、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有效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产生,实现了信访形势持续好转。

以“服务”为宗旨,党建助力发展

规范程序,确保件件有着落。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信访工作的新要求,严格规范信访件的接收、登记、录入、存档、流转、办理等各个环节,实施“短平快”处理方式,对各类信访件严格移交路线遵循最短原则。定期回访,坚持件件有回音。打通调处最后一公里,对已经结案的投诉,在定期进行后督察,对督察时发现的死灰复燃等信访,及时核查并反馈,防止出现重复访、越级访的情况。服务群众,切实提升满意度。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对群众的信访投诉问题,及时受理、第一时间回应,做到检查到位、处罚到位、答复到位、解释到位,使环境信访的解决真正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减压阀”和“稳定器”。

以“信息”为纽带,汇聚各类信息

巧抓资源整合。全面梳理“信、访、网、电、微”等群众参与监督渠道受理的举报信息,分类处理环境信访问题为主线,按“水、土、气、固废、噪声等”污染类别、按“工业、养殖、商业等”行业类别归类整理,抓住“及时”“就地”两个关键,逐步“清仓”信访积案。狠抓基础采集。通过对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污染源监控平台等基础信息收集,统计辖区内重点排放和敏感区域的企业信息,排查隐患信访信息。强抓信息激活。加强对信访信息的综合研判,对群众集中、反复反映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提早实施预警。对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移交业务部门深入研究,并作为行政审批、政策制定、区域环评、排污许可、资金使用等方面的重要参考要素。

以“现场”为核心,注重现场核查

提高现场执法水平。将环境信访与现场执法相结合,所有环境信访必须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并做好“留痕”,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及时进行查处。加大投入提供保障。一线执法队员配备执法记录仪、执法终端(平板)和蓝牙打印机,并考虑配置无人机、监测船、快速监测仪等先进装备,为现场执法和污染源排查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同时加大人员配置,将更多执法队员充实到一线执法队伍中,加强培训实战,形成良好的梯队建设和人员储备。创新理念形成推力。充分利用12345热线和110公安联动机制,及时发现、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通过公安等部门的技术手段协助,锁定环境违法行为的相关轨迹和证据,加大执法力度和处罚强度,充分挖掘信息加大宣传,有力震慑环境违法行为。

以“监测”为手段,体现数据说话

推动监测手段转型升级。加大监测人员轮训,聚焦最新监测技术标准和仪器使用,提高样品分析能力,提升全过程数据质量控制提升技术水平。打造环境执法公平公正。提升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提升自动监测数据保障。强化大气自动监测点和水质监测点管理,推动实现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充分利用污染源在线监控和用电监控系统,强化“技防”运用,对重点污染源实施更有效的监管。

以“合成”为支撑,压实部门板块责任

充分利用“监管平台”。充分发挥“监管平台”在污染防治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将环保督察问题、热线问题线索全部纳入平台,对问题线索“一网打尽”。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切实网格监管职责,构建“信访受理—及时交办—现场查处—跟踪反馈”全过程痕迹化管理,定期通报信访调处情况,督促落实整改,抓早抓小,将环境信访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加强与城管、公安、检察、住建、水利、农林等部门联系,形成上下、左右、内外协调联动的工作合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