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部门信息 > 内容
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金坛走出非遗+的N种新路子
  信息来源: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0-04-15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金坛非遗资源丰富,目前,全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0人,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人。金坛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布局中,积极引入非遗文化产业,以点带面,融合发展,探索“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扶贫”等N种打开方式。

一是“非遗+文创”,点亮时代坐标。通过整合艺术院校师生、原创设计师以及工艺师的创造力量,逐步将刻纸、面塑等脱离社会需求的传统非遗文化艺术品转换成特色生活品、创意礼赠品、旅游纪念品等消费者容易接受的文创艺术品,在首届江苏旅游文创商品大赛中亮相的金坛非遗大放异彩,金坛面塑获银奖,LED灯立体相框刻纸礼品获铜奖,在常州各县市区中独领风骚。金坛刻纸研究所在非遗产品开发与营销中还充分发挥了创意设计、科技创新的独特作用,该所与常州工学院合作,运用VR全景技术搭建了1.0版在线刻纸展厅,利用3D全息投影捕捉刻纸工艺步骤,全方位展现了金坛刻纸的艺术特色。金坛刻纸、金坛面塑、金坛封缸酒等非遗项目还创建了微信、微博公众平台,入驻了抖音抖店,让非遗传承成功走上了网络创新之路。

二是“非遗+旅游”,激活内在潜能。在文化和旅游部“见人见物见生活”重要理念的推动下,金坛将非遗与研学体验结合起来,先后推出东方盐湖城·道天下景区刻纸展览馆、宝盛园根雕技艺展览馆、乾元观道教音乐体验馆等12家研学旅游推介点,更好地释放出非遗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同时也为旅游增添了更多精彩。结合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和金坛“春花、夏果、秋蟹、冬俗”四季节庆亮点,金坛推出了“巨龙出会”“茅山庙会”等10余个民俗文化节庆品牌,每年吸引游客近1000万人次,为非遗文化开辟了旅游活化路径。

三是“非遗+扶贫”,催开希望之花。金坛区以传统技艺为重点,依托各类非遗项目,设立了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和非遗扶贫队,帮助贫困人口学习传统技艺,提高内生动力,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该区直溪镇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巨村舞龙,积极引导7支巨村舞龙队打开市场寻求有偿服务,团队成员通过艺术演出活动得到了稳定的经济收入,通过强化“造血功能”激发了内生脱贫动力。金坛丰登封缸酒业积极发挥“扶志”“扶智”作用,为贫困群众量身打造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不仅使传统封缸酒酿造技艺实现了活态传承,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积极的文化力量。

(于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