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水产站组织示范基地、家庭渔场、相关企业负责人和养殖大户赴上海海洋大学如东河蟹遗传育种基地现场,了解了偶数年第二代(G2)代“长荡湖1号”河蟹育苗情况。结合育苗现场观摩情况,新品种选育工作组又召开了工作交流会,对两年来“长荡湖1号”河蟹选育和示范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研讨。
“长荡湖1号”河蟹新品系由区水产站和上海海洋大学权威河蟹科研团队联合开展选育,该品种选育结合群体选育、家系选育和配套系选育等育种技术,并非生产上常说的“大亲本选育”新品种选育,过程中采用“边选育、边示范、边推广”的思路,分别在奇数年(奇数年繁殖出幼体)和偶数年(偶数年繁殖出幼体)分别构建两个基础群体和多个选育家系,以养殖性能、营养品质和配合饲料利用率等为选育指标,进行多代平行选育以纯化“长荡湖大闸蟹”的基因型和表型,再经过不同品系间的配合力测试和优异性状聚合等,最终选育出适合长荡湖地区养殖模式的河蟹新品种。
新品种计划选育期需要十年(2018-2027年),过去两年多的基础选育工作表明,“长荡湖1号”河蟹新品系优势已开始显现,并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如:成活率高、规格整齐、外壳青和红膏比例高。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品系选育过程中坚持全程投喂配合饲料,同时在“小精高”模式下进行养殖和选育,拟选育出天生适合金坛“小精高”养殖和全程配合饲料投喂模式的河蟹新品系,从而提高该品系的长荡湖元素和金坛特色。
今年,在“暖春”气候影响下,亲本挂笼较往年提前10天,目前“长荡湖1号”河蟹新品系选育已经进入第二代(G2)扣蟹阶段,选育亲本的卵已经全部孵化,幼体活力较好、部分育苗池塘已经变成第二期蚤状幼体。为了保证“长荡湖1号”蟹苗质量,项目组给“长荡湖1号”蟹苗配备了单独的轮虫培育池塘、卤虫孵化设施和大眼幼体淡化池塘等设施;项目组安排7人育苗小组负责大眼幼体育苗工作,培育过程中全部投喂优质活饵料,全程监控水质变化和幼体发育等,预计大眼幼体大概在4月底可出塘。为确保大眼幼体顺利入塘进行扣蟹培育,区水产站正有序推进河蟹苗种培育池塘清消、种草及调水等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