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区对外投资合作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省、市外经工作精神为引领,结合全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之实际,紧抓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之契机,把握大势,高质量发展谋划全局,服务引导企业扎实做好境外投资、跨国并购、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全区对外投资合作呈现健康、稳步发展的态势。
一、对外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
2019年,全区共完成境外投资项目13个,同比增加7个,总投资3.35亿美元,同比增长2.4%。投资项目中,从投资行业中分,从事研发、生产的企业10个,窗口型企业2个,建筑型企业1个;从国别地区分,投资欧美发达国家的8个,亚洲4个,非洲1个,其中“一带一路”沿线项目3个。
二、对外投资的特点
(一)对外投资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2019年上报审批的项目中投资主体,除金昇、蜂巢,泰成电子公司外,其余均为小型民营企业。企业实力不强,科技含量不高,对外投资规模、影响力、市场份额等都不大。
(二)对外投资更趋理性化、市场化。产品市场定位成为境外投资方向,在项目申报初审时,13个项目上报项目都是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经过充分的市场考察、调研后作出的决定,没有盲目投资行业,且均在批准当年开工建设,2家当年获益。
(三)贸易摩擦助推了企业开展境外投资。2018年以来因美国单边贸易保护措施引发的中美贸易摩擦,特别是在2019年初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情形下,常州奎佳实业、常州市区金坛圣德利五金制造等企业赴荷兰埃尔斯特、墨西哥投资新办企业,有效避免国外关税壁垒。
(四)政策助推了境外投资发展。部、省市等各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激励企业加快开展境外投资。2019年全区共获各级扶持资金64万元人民币。在2016年前后,金昇实业公司年获各级扶持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
(五)对外投资制造业项目大幅上升。近年来,随着我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及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先后落地,使制造业企业“走业去”成为可能,对外投资项目增长迅速。2019年,制造业成为境外投资的主流趋势,13个境外投资项目中,制造业企业9个,占比69.23%。
(六)“一带一路”项目深入推进。一带一路”项目深入推进。2019年,全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增项目4 个,其中境外投资办企业3个,对外承包程和劳务合作项目1个。另外,总投资1亿美元,江苏金昇实业有限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新办的利泰丝路纺织国防公司二期项目完成封顶,预计2020年2月份开始设备安装,5月投产运营。
(七)对外承包工程及对外劳务合作有大幅下降。受2019年开始,省商务厅对境外投资仅仅作统计,不再列入考核评比的影响,2019年全区实施的20个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项目中,新签项目2个,但金昇实业投资乌兹别克斯坦二期项目的建设及成套设备出口未统计其中。全区目前拥有经商务部门审批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12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境外施工、现场管理经验、劳务合作等经验,有较强的承接项目的能力与水平。
(八)投资成效显著。境外投资对企业生产活动、经营、货运等成本大幅下降,对外经营高质发展,风险有效防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9年,乌兹别克斯坦利泰丝路纺织国际有限公司年产棉纱数量:18121.8吨,销售数量:18312.4吨,销售收入:5221.6万美金(折合人民币3.62亿元)。产品主要销往伊朗、土耳其、乌克兰、乌兹别克、中国、巴基斯坦等国家。
(九)投资风险有效防控。认真详细的可行性报告、严格风险防控制度,以及《境外投资管理条例》、商务部开展的《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等,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经营行为,防控了各类风险。
三、对外投资工作重点
(一)加快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调研,摸清企业的产能合作意向和对外投资能力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参加政策宣讲会,组织参加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际经济与产能合作展会,进一步推进高端技术、上市公司开展跨境并购,境外投资合作;尤其是推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等开展重点推介和指导服务,引导企业更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特别是赴“一带一路”消化和转移过剩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积极推进金昇乌兹别克利泰丝路纺织国际有限公司项目二期建设。乌兹别克斯坦利泰纺织国际有限公司纺织项目二期建筑面积64173平方米,2018年底二期工程开工建设,2019年底2号厂房纺纱车间完成封顶,浇筑地坪。预计2020年3月具备设备安装条件,2020年9月份投入使用。
四、对外投资工作中的不足
(一)企业主体规模偏小,缺乏主动性。从整体上说,我区境外企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经营理念、政策和人才等诸多制约因素,至今还没有一家真正的跨国经营企业。如:总体规模偏小。目前正常经营的家境外投资企业中,除金昇公司、亿晶光电、正信光伏外,其余的境外投资企业投资规模均在200万美元左右,明显偏小。
(二)缺乏“走出去”主动性。大多企业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满足于现状,认为国内经营情况尚可,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性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考。
(三)缺乏国际化经营复合型人才也是制约因素之一。企业到境外发展是一项跨国经营活动,比国内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加复杂,目前企业普遍缺乏境外投资所需要的懂外语、懂专业、懂法律、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这已成为制约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瓶颈之一。
(四)企业经营模式的调整。大多数“走出去”企业仍为家族式管理模式,外派人员还困于家族式的“内循环”,人员本土化的意识还较淡薄,与跨国经营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五)事中事后监管难度大。当前,我区企业境外投资已经覆盖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地区广,涉及事务多,对政府部门有效监管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境外投资立法力度小,未将境外投资引导、监管、规范、保障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风险防范和应急响应制度还不成熟,企业急需的专业服务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六)未建立系统的统计制度。对境外投资项目的后期管理上没有抓手,缺乏对境外投资项目的后期管理。
五、相关发展建议
(一)以政策沟通助推企业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契机,政策沟通在推动“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建议政府加大对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给予扶持,为企业“走出去”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引导企业做好境外投资布局。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活动,强化核心领域和传统主业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围绕企业核心领域和主业开展境外投资,把所握和充分利用全球化趋势带来行业发展的新机遇,拉动主业规模的增量发展,做好企业境外投资战略总体布局。
(三)增强企业国际化能力培育。以改革创新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提升企业资源配置能力,围绕市场结构优化、投资布局、产为转型升级等,汇聚多方合力,释放发展潜力,加强企业国际化能力培育。
六、对外投资合作的工作打算
2020年 ,在当前由新冠肺炎引发的疫情在全球多个国家曼延的严峻形势,给我们境外投资来带来一定的不便,对此,全区的外经一方面做好境外投资企业的疫情防控、确保安全的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将始终坚持以服务引导、规范促进为宗旨,以高质量发展为理念,围绕“一个主体(企业)、两大战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和区优势、富余产能向海外转移)、三种模式(深化境外园区、海外并购、多元化)、四项服务(政务、桥梁联接、对接金融、深化帮扶)”的整体思路,严防风险,抢抓机遇,积极推动企业更好更快的“走出去”。
(一)坚持企业在“走出去”中的主体地位。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尤其是民营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指导企业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自身发展战略,实施“走出去”战略。
(二)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实施我区优势产能向海外转移两大战略。
充分发挥长期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中积累的经验,积极拓展“一带一路”中国际产能合作。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互联互通基础项目,为我区路桥、市政等方面对外承包工方面企业带来了机遇。加快实施国际产能合作,又为我区光伏、纺机等优势产业、富裕产能向境外转移优势产能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深化境外园区建设、海外并购和多元化“走出去”三种模式。
1.积极探寻境外园区建设。利用金昇集团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1亿美元新办纺织厂的有利条件,积极探寻境外园区建设之路。境外园区已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通过设立境外园区,国内企业抱团出海,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发展,一方面可以获得东道国更多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推动产品和服务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2.深化海外并购模式。不断总结金昇集成功并购德国埃玛克、瑞士欧瑞康项目,常州骏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累计总投资4000万美元并购美国富都仕医药公司近40%的股权,从事全球居领先地位的抗癌药研发的经验,助推企业以海外并购模式开展境外投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跨国并购成为境外投资的重要形式,将发展中国家的能源、矿产转变为发达国家的TMT(互联网科技、媒体和通讯)、高端制造业等。
3.深化多元化“走出去”模式。紧紧把握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给企业带来的新机遇,积极鼓励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打造跨国经营企业。通过贸易先行、投资跟进,以主营业务为主、盈利性项目为辅的多元化“走出去”模式,准确找到投资预期好的项目,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确保企业长远发展。
(四)做好四项服务,积极推动境外投资高质量发展。
1.推进纵横联动,优化政务服务。要加强与区外管、税务、工信等部门横向联动,协同优化政务服务,提高多部门申报备案工作效率,保证企业需求及时了解、及时应答、及时帮扶。
2.组织专题宣介,加强桥梁服务。将组织或联合组织“走出去”服务宣介会、外国招商投资说明会、境外园区招商会,双向对接,深入交流;组织企业参加省厅“走出去”各类讲座,专业指导,专题培训;组织企业境外考察,现场察看,促进洽谈。要充分发挥省“走出去”校企合作人才地图平台、境外投资专业服务商江泰公司的优投平台等作用,服务企业更好更安全地“走出去”。
3.推动银企对接,协调金融服务。要积极推动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江苏银行、中国人寿保险、中国信用保险等单位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优化服务,联合组织专题交流活动,带领银行进企业,促进银企供需对接;协调帮助常州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和相关金融服务问题。
4.采取多种措施,深化帮扶服务。不断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境外投资资讯信息和实际帮助。要结合部、省“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增强企业开展境外风险意识,正确评估,建立预案,有效防范境外投资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