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部门信息 > 内容
商务局:2019年金坛区对外贸易运行情况分析
  信息来源:商务局 发布时间:2020-03-26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2019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区商务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六稳”及“两稳一促”工作指示,紧紧围绕两个加快创新提升年活动要求,狠抓重点求突破,主动作为谋发展,全力推动外贸稳增长、提质效。全区实现进出口178.5亿元,同比增长13.9%,高于全市平均1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6.2亿元,增长8.7%,高于全市平均3.5个百分点;进口42.3亿元,增长34.9%,高于全市平均38.4个百分点。全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和进出口增幅均位列全常州第一名。

一、主要特点

1、经营主体进一步壮大,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截至2019年底,全区拥有进出口实绩企业447家,其中累计进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35家,较上年同期增长5家,3000万美元以上重点企业15家,较上年同期增长1家。从行业看,机电行业202家,纺织服装行业87家,医药化工行业39家。外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区总量的44.1%,自营生产企业面广量大,活力十足,占比为53.8%,较去年同期提升8.6个百分点。从企业看,2019年全区进出口前20位的重点企业实现进出口126.6亿元,同比增长21.0%,占我区进出口总额的70.9%。

2、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市场开拓卓有成效2019年我区对欧盟、日本出口同比分别增长55.7%、3.9%。新兴市场方面,对东盟和拉丁美洲出口分别增长22.6%、22.7%。对“一带一路”出口增长10.1%,高于全区出口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占比为33.3%。对荷兰、越南分别增长267.7%、64.2%。

3、贸易结构更趋优化,“三新一特”产业外贸稳步提升。全区一般贸易进出口152亿元,占全区进出口的84.7%,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占比列全市第三位,超出全市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全区“三新一特”产业累计进出口84亿元,同比增长58%,占全区进出口总额47.1%。其中生物医药进出口9.4亿元,同比增长19.4%;新能源汽车进出口28.7亿元,同比增长111.7%;移动通信进出口4亿元,同比增长195.5%;光伏新能源进出口42亿元,同比增长38%。

4、政策宣传进一步增强,服务企业提档升级。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稳定外贸发展各项措施,2019年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2036万元。持续开展“外贸贷”“退税贷”信贷风险补偿业务,累计为11家企业发放贷款超过7695万元。联合海关、外管、税务、信保、银行等部门,开展多场次外贸业务培训和政策宣讲活动,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组织埃马克、卓郎(江苏)积极申报海关AEO高级认证并成功获评,有效提高企业信用等级;指导凯丰橡塑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在企业客户拖欠货款时,联系中国信保根据保单约定及时给予赔付,补偿企业应收账款损失183万美元;指导东方日升、亿晶光电申报2018年度进口贴息项目并通过商务部审核,企业获得贴息资金共计380余万元。

二、存在问题

1、中美经贸摩擦影响较大。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我区对美进出口形势总体趋紧,2019年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6.8%,较上年同期下降5.6个百分点,美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地位被欧盟所替代。全区对美国出口企业129家,较上年度减少8家;其中出口前30位企业中,有14家企业出现同比下降,平均降幅达23.9%。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区外贸企业的预期、信心、接单、盈利等都产生不利影响,一部分企业通过产能转移来规避征税影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区的出口量。

2、 外贸综合服务能力欠缺。近年来我区外贸企业数量增多,2019年有出口实绩企业达409家,但出口2000万元以下中小企业共有324家,多数中小企业在开展进出口业务的过程中,缺少报关报检、外贸跟单等经验,同时缺少外贸业务人员,大多中小企业选择区外外贸公司代理出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外贸出口的增量。

3、全区外贸发展差异化较大。一方面重点行业发展差异化明显,2019年,占全区出口27.7%的纺织服装出口下降9.2%,占比较2018年下降5.7个百分点,而全年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7.3%。另一方面各板块发展差异较大,2019年,我区总体完成进出口目标任务较好,但是各板块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直溪镇、开发区、指前镇进出口增幅为22.2%、19.1%、16.6%;而儒林镇、朱林镇进出口同比分别下降55.9%、22.5%,外贸进出口增幅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三、下一步举措

面对中美经贸摩擦、综合要素成本上升、传统竞争优势弱化、产能向外转移、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将紧紧围绕“稳中提质”总基调,稳住外贸总量发展、更加注重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促进全区外贸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1、继续加强服务。一是继续加强与重点企业的联系,及时掌握重点企业进出口情况,对重点企业存在的问题给予重点关注,确保重点企业完成进度。二是继续加强外贸政策的宣传力度,联合外贸条线部门组织召开专项业务培训会,由面到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政策推广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外贸业务能力。三是培育全区外贸新生力量,在服务好重点外贸企业的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和支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开展外贸业务,提高全区外贸发展新动力

2、继续提升质量。一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加快培育新动能、增创新优势,促进全区外贸高质量发展二是推进外贸品牌创建在夯实外贸基础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重点行业申报国家级、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争取2020年实现我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零的突破;同时积极培育出口名牌,确保新增省、市级外贸出口名牌企业1-2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