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是一种责任,坚守是一种誓言,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沿着前辈的步伐,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他们,是一群来自金坛区尧塘镇上年轻的乡村医生们。
平日里打交道甚少,一是他们大多是“95后”,日常爱好、言语相互都有了一定的代沟,二是各自坚守岗位,只有全院开会才能难得碰上面。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才发现这些小年轻竟然成了基层公共卫生防控一线“逆行大军”里的中坚力量,曾经被贴上“叛逆”“张扬”“自我”等标签二十岁刚出头的花样少年们,经过了这次战“疫”的洗礼,早已摆脱了初工作时的稚嫩,不经意地长大,他们用年轻的肩膀扛起社会责任,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强大的新生力量。
“等到疫情结束了,我就想好好地睡个懒觉。”这群年轻人中最大的王燚,“老大”也不过22岁,在连续第二十八天去隔离群众家中监测体温路上,他说出了自己的小小心愿。自1月23日开始,他们每天早上七点四十分准时到达卫生室,先是按照隔离家庭分布的小区以及相对应的人数、位置分组,然后列出隔离家庭中有特殊需求的记录在案以便在监测上门时可以一并完成,仔细检查上门需要的工具和材料,互相监督穿戴好隔离衣,骑上小电驴开启一天的走访工作。
监测走访工作开展的初期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小区里突然有了穿着隔离衣“新面孔”造访在疫情发展期总会让老百姓的心理产生一些不适。这群年轻的乡村医生们偶尔也会遇到情绪波动较大的隔离住户不配合的时候。也许在家在父母面前还是任性撒娇的孩子,但是疫情当前,使命为先,他们是医生,疫情防控是最大的责任,他们把委屈放在心里,把眼泪流在人后,依然延续微笑耐心地劝说和宣教,直到群众全然接受。
入户前友善提醒零散下楼散步的老人尽快回家,向小区物业值守师傅宣传新冠肺炎的防护安全知识,入户监测体温后顺带帮着隔离住户把生活垃圾带下楼、给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隔离患者监测血压、血糖等一些小小的举动数不胜数,这群在家长眼中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工作的劲头一上来,真的是有板有眼。都说日久见人心,点滴暖心的小事之后,这些年轻的村医很快就赢得了老百姓们的信任与认可,来回穿梭在各个小区,这些天里时不时都能收到隔着距离好远,却能传来自陌生人的一句“小伙子,你们辛苦啦,自己也要当心啊!”这样关切的话语。
他们两人为一组,每天上午、下午不间断对隔离群众进行测温与宣教,中午回到卫生室匆忙的解决午餐后需要及时把上午的走访情况整理上报。同样23岁的吉雨轩吃了一个月的泡面,照样乐呵呵地打开一碗:“现在对泡面的了解和对隔离户的了解情况程度都快成正比了。”小姑娘刚吃完就立刻投入到下午的准备工作中去了,真的不禁感叹一句,姑娘,你认真工作的样子,真美!
护目镜里的雾气与汗水交织在一起,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年轻的村医们选择用随手拍的方式记录下彼此特殊时期工作中的样子,给自己的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一份纪念,更是一份自我勉励。同事们也纷纷在照片下留言鼓励,带着大家的关心与期许,我只想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尧塘村医少年初长成。加油吧,年轻的尧塘乡村医生们!(尧塘中心卫生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