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有效控制疫情,我区对医学观察对象以及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措施,因此我们原有工作的规律性,生活的稳定性、安全感被打破,出现恐惧害怕、担心和焦虑等情绪反应是疫情期间异常情况下的正常反应;部分人群可能较敏感,表现为紧张过度,如临大敌,出现恐慌抑郁、焦虑不安,无助、被抛弃的感觉等等。这是因疫情而起,这其中有些人比较了解新冠肺炎是怎么回事、知道如何洗手、怎么戴口罩、与人接触要注意什么,但有些人可能掉以轻心,满不在乎,或因文化影响接受较差。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宣传教育:让大家要习惯戴口罩、上报体温情况,可以对人群起到安抚作用。
面对疫情,如何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是要强调的;作为被隔离人员,我们要知道,隔离是对我们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家人的保护,是负责任的表现,不是被抛弃更不是被歧视,我们要调整心态,尽量保持生活的规律性,定时进餐、适当运动,找一个兴趣爱好等;避免过度接收网络信息,每天不要超过1小时,要阻止一些小道消息,特别是一些糟糕的小道消息,因为这些小道消息可能是半真半假的,会令我们陷入恐慌,所以接收的信息要以官方公布的新闻数据为准。出现情绪波动时要主动寻求家人、亲朋好友的帮助,通过电话、QQ、微信等保持联系,必要时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作为隔离的陪护人员(家人)要更多的观察和陪伴,观察他们的身体状态,以及他们的心理变化情绪反应等。因为是隔离,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可能要单独在一个房间里,容易感到空虚无聊和无助,我们要主动联系他们,通过电话网络视频多加沟通,给予他们鼓励支持、帮助和关心,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有助于自身免疫力提升,抗击病毒的侵袭。当出现持续的恐慌、焦虑抑郁,或者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及时联系所在区域的管理人员,去指定医院就诊。
危机带来的不一定全是危险,还有机会。这次危机带给我们的一个提醒,要我们放慢速度,多和亲人待在一起。
心理援助热线号码:82800283;82322162;疫情期间我们7*24小时在线为你服务。(金坛区心理协会 蒋惠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