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群中红花艳,娇颜沙场露峥嵘。”虽然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战火硝烟,但“战疫情”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被白衣天使们视为履行使命的疆场。
为了便于降低感染风险,也便于更迅速地穿脱防护服,更好地投入战“疫”,在区中医院进修的汤海燕被临时召回,进入卡口执勤。“妈,帮我把头发剪了。”于是,原本的“标配”一头靓发再加一身洁白素衣,变成了一个身着防护服的,呼吸沉重,却步伐坚定,走向那最危险一端“大白”女战士。为了更方便工作安排,索性搬回儒林妈妈家住,“跟您挤挤哈”,半开玩笑地“赖”在妈妈家,随时听从院内的工作安排。
“你妈妈快不行了......”2月3日,正当准备在卡口执勤的万丽红,突然接到了父亲哽咽的来电,可是马上就轮到自己上中班,“我要去工作......”她一边安慰,一边嘱咐家人,颤抖得挂断电话,泪如泉涌。来不及平复心情,便提前半小时进入卡口,穿戴好,期间没与同事有任何关于母亲的交流,一直到深夜。中班下班后,心如刀割的她还是没来得及看妈妈最后一眼,为了不影响其他同事休息,努力压制着情绪默默坐在医院宿舍,一直熬到第二天早上,大家才得知。这是多大的隐忍与责任!不爱表现,不愿麻烦人,啥事都自己扛,这是一位真正的“小强”。
秦莉丽是防疫科的一位骨干,更是一位双胞胎奶娃的妈妈,在院办安排人员执勤时,就积极要求参与这份光荣的工作,“你有娃要照顾,暂时不安排。”院里拒绝了她的请求,没过几天她又来请命:“已经够照顾的了,现在可以把我排上了吧。”于是班排上了,秦莉丽给婆婆简单通了电话,嘱咐了一下两个宝宝的饮食。因为她知道,战斗一打响,可能很长时间都不能按时回家,这就必须给儿子强行断奶,偶尔的空闲,她会坐下来反复盘看存在手机里的那几张儿子们的照片。一起值班的,还有另一位双胞胎奶妈,洪燕。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其实他们也是孩子的父亲、母亲;父母的儿子、女儿,但只要穿上“战袍”,他们就是无惧无畏的战士……
“还有我呢......”挺着7个月孕肚的孙芳,是一位护士,老公也是我院外科的一名临床医生孙亚石。作为94年的小年轻夫妇,都在最危险的时候请愿冲在前线。”老婆,你还是留下做后勤吧。“孙亚石摸摸孙芳的肚子,”保护好自己和宝宝“。然后便一个人在没有什么取暖设备的长荡湖卡口认真执勤,而孙芳则继续在院内做好一个临床护士的本职工作。勇敢和担当是什么?也许在他们看来都只是正常之事。
“你们不要忘掉阿姨,人家都上,干嘛把我落下。”我们还有一位快要到退休年龄可敬的魏群阿姨。不娇作,不服老,“任性”的魏阿姨,坚决要求倒班,“夜班我也能行!”除了魏阿姨,还有葛阿姨,还有宋阿姨、施阿姨......这,就是一份大义,不分年龄。
她们,还有很多很多,或许来自不同的科室,有着不同的经历,但此刻,她们因共同的信念而集结。是的,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我不仅是一个女生,更是一名“白衣战士”。(黄文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