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正是疫情防控紧张时刻,朱林镇红旗圩村东坵疫情防控劝导点的一名志愿者因接触疫情人员,被居家隔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时间,很难招募到志愿者再来这个劝导点值守。
关键时刻,四年前从镇计生站退休的本村居民郜小萍得到消息后,二话没说,走出家门,到村里主动请缨,要求去这个劝导点上志愿者“补缺”。
村委会考虑到郜小萍前年因为眼部生了血管瘤,到上海做了手术,只保住了一只眼睛,怕她出来不方便,让她在家好好休息。郜小萍却说:“我也是一个党员,现在身体已经恢复,这个时候在家里也坐不住,我在村上人缘好,情况熟,就让我来吧!”
在郜小萍的一再坚持下,当天,她便套上志愿者的红袖章,走上了东坵自然村的疫情防控劝导点岗位开始值守。
多少天过去了,风里雨里,白天黑夜,她坚守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对所有过往车辆和行人进行消毒、询问、检查并登记在册,对外来人员和车辆耐心劝返。
东坵自然村地盘上有两家企业,有许多流动人员特别是外来人员就居住在本村。为了准确掌握这些人员信息,及早杜绝隐患,郜小萍与各个联防联控的十户长起早摸黑、挨家挨户上门摸排,耐心劝导、做好登记。刚配合这一位十户长登记完,她又马不停蹄地与另一位十户长出门了,日夜兼程,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睡不好觉。面对群众举报的一条条疫情线索,她都要上门核查到位,确保万无一失。
儿子舍不得妈妈,劝她不要这么辛苦。她却说:“儿子啊,疫情面前,我们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摸排登记责任重大,不漏一人、不错一人,为了是堵住防控漏洞,为了大家安全,妈妈再苦也值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