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尧塘街道谢桥村有这样一群“战士”,他们没经过专业的医护知识培训却勇敢冲在了抗疫第一线,对他们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行动就是担当。自1月24日起,谢桥村全员上岗,第一时间成立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为总指挥的疫情防控专项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整合、统筹、协调各类资源力量,认真做好村委日常消杀、外来人员登记、重点人员排摸等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全力保卫全村安全稳定。
一、把好村民“预防关”
对于谢桥村的党员干部而言,春节假期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他们始终冲锋在疫情最前线,纷纷自愿加入到防疫工作当中,挨家挨户上门发放《疫情防控工作通告》告知防疫措施,提着喇叭巡逻播报温馨提示……这背后显示的是全村党员干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对抗疫情的决心,也是全体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守护居民群众的生动写照。
二、把好外来人员“监控关”
谢桥村户籍人口5560余人,流动人口700余人,其中不乏湖北工作和旅居史的人,防疫工作体量非常大,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国平自加压力,个人承担了几十户居民的宣传工作,并联合其他10名党员承包了三个自然村的排查工作,始终冲在疫情的最前线。他说:“村书记就是要带头向前冲,把群众安危放在心里、把防控责任扛在肩上。”各村民小组所有村民分户到人,不留死角,在周国平书记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深入居民家中摸底排查,一方面排查现有人员近期出入村庄情况、有无外来返村人员,另一方面排查重点人群,登记造册,密切跟踪,每天进行体温测量,并严格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同时设立了党员值守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打好疫情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让党的旗帜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三、把好村庄“入口关”
谢桥村地处三县交界,交通便利,车辆来往频繁,为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谢桥村果断暂时性封闭5处通往丹阳以及5处通往相邻街道、村的道路,并张贴温馨提示,悬挂提示横幅;同时共设立劝返点16处,由村干部、党员、志愿者、退伍军人24小时轮岗轮班值守,配备额温枪、消毒液,对进出车辆和人员逐车逐人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对非本村车辆一律劝返,切实切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源进入。
目前正是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面对疫情,谢桥村将以最坚定的决心和最负责的态度,凝聚各方力量,联防联控,把好全村“第一道防线”。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