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金坛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以“抓重点、求突破、促发展”为主线,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不断推进现代民政高质量发展。现将我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
1.殡葬事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一是加大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殡仪馆建设,同步开展人员培训、流程设置、家具采购、物业招标等工作,预计年底完工;为进一步净化金坛的城市发展空间,顺利完成城东、汇贤公墓的搬迁工作,共搬迁6859个墓穴,实现了平稳、有序、安全搬迁的工作目标。二是大力宣传绿色生态葬。精心组织了第二届清明文化节,举办了首次集体免费生态葬安葬仪式,设立了海葬纪念碑,在全社会形成了绿色、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新风尚;加大绿色生态葬的宣传力度,实现了我区生态殡葬零的突破,目前已有5例海葬,15例花坛葬、13例树葬、120例草坪葬。三是加大殡葬市场规范管理。为了规范、引导殡仪服务市场的管理,对新殡仪馆的灵车运营、殡仪服务、餐饮住宿对外公开招标,实现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从根本上改变我区殡葬市场的乱象;全面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认真清理殡葬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了6家公益性公墓的合法手续,并针对我区实际出台了购买寿墓相关规定。
2.养老服务水平实现新突破。一是打造公建民营示范点。积极探索养老领域公建民营合作模式,通过公开招标,委托上海逸仙养老集团以房屋出租的形式运营区社会福利院,开启了我区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试点。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支持社会资源建设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目前全区由社会力量参与运营日间照料中心1家(桑榆堂日间照料中心);搭建“中央厨房+社区配送”的助餐新模式,老年人助餐服务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三是开展“夕阳红”服务中心建设。认真落实2018年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要求,出台了《社区“夕阳红”服务中心考核细则》,目前10个社区“夕阳红服务中心”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还有3个“夕阳红服务中心”正在装修之中,年前将投入使用。四是规范养老机构监管。牵头成立全区养老机构安全专业委员会,联合消防、安监、市场监管等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检查,推动养老服务机构规范管理。
3.社会组织管理实现新突破。一是加强社会组织监管。牵头召开全区社会组织管理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对46家社会组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对办公场所、内部架构、财务管理、开展活动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整改,并制定跟踪回访机制,确保能将整改落实到位。二是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与公安联合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实施线索征集和情况摸排;与区委组织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在社会团体兼职工作的通知》,严格审批程序,启动兼职情况专项检查,加强干部在社团任职管理;在常州地区率先出台《金坛区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要求社会组织在依法需审批和备案的事项之外,有重大会议、重大变化、重要活动等需向区民政局和业务主管单位进行报告,截至目前已收到报告20余份。三是开展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建设。投资200余万元建立的“金沙益站”区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已于10月15日盛大开园,入驻社会组织5家。
(二)常规工作齐头并进
1.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提高困难对象救助标准。2018年7月1日起,我区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孤儿养育、城市“三无”、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标工作同步实施;完成了低保外农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的提标工作,并实行城乡一体化。二是实施低保专项核查。2018年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集中治理“人情保”“关系保”“错保”,全区共清退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754户、1205人。通过实施专项核查工作,推进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切实做到了精准识别、应退尽退。三是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和保障工作。以“5·12防灾减灾日”为契机,在华胜社区开展了以“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为主题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确定东城街道华胜社区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社区,全力做好各项创建工作。四是积极开展慈善救助活动。通过节日慰问、济困救助、应急救助等方式全面开展慈善救助活动,截至9月底,全区慈善项目救助资金共计334.2万元;出台《金坛区贫困家庭儿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实施方案》,规范儿童大病慈善救助流程。
2.双拥优抚工作协调发展。一是积极开展双拥慰问活动。在春节、“八一”建军节前夕,我区大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向驻区部队共发放慰问金125万元。投入60万元为部队办实事,持续开展金坛特色双拥活动,进一步增强双拥工作活力。二是积极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全面执行常金一体化战略,完成2018年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动态调整;进一步贯彻省政府59号文件精神,广泛开展了重点优抚安置对象精神、健康和生活“三关爱”活动;向全区优抚安置对象家庭发放了“光荣人家”牌,激发了军人荣誉感;认真做好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现役军人立功荣誉金、自主就业补助金的发放工作,做好2017年度秋冬季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组织了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全方位开展了退役士兵就业服务工作;完成了优抚对象数据核查工作,启动了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采集工作。三是积极维护涉军群体稳定。妥善解决从政府安置岗位下岗、失业转业志愿兵(士官)实际问题,为293人增发生活困难下岗志愿兵生活补助370.7万元;协调相关部门将优抚安置对象优先纳入经济房、廉租房保障范围,解决优抚对象住房难题。
3.基层治理与社区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建设。推进村(居)委会“政务”、“村(居)务”、“服务”三公开工作,实现城乡社区“三务公开”覆盖率100%;配合组织部门完成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全区93个村务监督委员会组织架构均已齐全,并依法履行监督职责。二是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服务设施硬件水平,今年以来,已完成王甲村、溪滨村、红旗圩村、后庄村、明星村、文化社区6家综合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作,此外五叶村综合服务中心预计年底完工;与规划等部门联合编制出台了《金坛区居住社区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为我区居住社区今后的合理划分、硬件设施、配套服务等提出了科学依据;深化“三社联动”,提升社区治理与服务水平,涌现出华胜、春风社区等一批社区治理亮点。华胜社区通过打造“一队(义工巡逻队)一团(红色帮帮团)一站(辅助就业站)”加强社区治理、促进社区和谐的做法得到常州市委汪泉书记的点赞并要求在全市进行总结推广。三是强化社工人才建设。扩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奖励范围,今年考试通过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146人(中级26人,初级120人),全区持证社工人数已从2014年的40人提高到345人。同时,与团区委等部门联合邀请上海知名社工机构对在职社工开展社会工作实务培训,提升其实践水平,初步建立起一支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4.社会专项事务规范开展。一是认真做好地名管理工作。完成了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通过实地勘测、校对数据、完善资料等,梳理出域内地名数据共计6636条;加快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与常工院积极对接商讨金坛地名历史文化大辞典编撰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不规范地名清理工作,对不规范路名牌、楼栋牌等进行收集和整改,及时更新和完善数据库信息,目前已收集并正实施整改的不规范地名达145条。二是规范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共求助流浪乞讨人员61人次;坚持开展“夏季送清凉”和“冬季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提升我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水平。三是开展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切实落实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政策,扎实开展孤弃儿童大排查活动,将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六一前夕,举办了“庆六一·伴你同乐”关爱困境儿童系列活动,同时发出倡议,号召更多的爱心人士投入到关爱困境儿童的行列中来。四是规范婚姻和收养登记工作。开展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标准化建设,规范办理流程,2018年1-11月共办理婚姻登记6587对,收养登记10件,登记合格率达100%。五是加大福彩销售工作。截至目前,共销售福利彩票1.51亿元,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二、2019年工作思路
(一)提升文明殡葬水平。继续宣传绿色殡葬,加快绿色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扩大供给方式,努力转变社会风气,营造“崇尚文明新风、共享绿色生活”的浓厚氛围。扩大殡葬惠民覆盖面,免除所有丧户的遗体接运费,并出台集中守灵奖补政策。规范殡葬市场秩序,加强监管,实现殡仪车辆、殡葬礼仪和餐饮住宿的有序运行。
(二)提升为老服务水平。继续推进社区“夕阳红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不断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建立养老服务调查评估制度,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科学确定老年人服务需求类型、照料护理等级和养老服务补贴领取资格等。加强养老机构安全监督检查,规范养老机构运营,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继续推进居家养老智慧平台建设,逐步优化智慧养老平台管理功能。
(三)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结合新出台的《金坛居住社区发展规划》,逐步实施城乡社区科学合理划分,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助推和谐社区创建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大基层调研力度,创新工作思路,深化“三社联动”,提升社区治理与服务能力。发挥好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作用,孵化出一批承接政府职能强、为民服务好的成熟社会组织。进一步加强与业务主管单位的联动,实现信息及时共享,开展联合检查、联合执法,加强综合监管。
(四)提升社会救助水平。继续落实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计划将低保边缘困难对象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全面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目标。针对急难型困难家庭或个人,研究建立政府救助、社会帮扶和家庭自救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做到应救尽救,救助及时。
(五)提升专项事务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功能,完成所有历史数据的采集、整理、补录工作。强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加强救助机构能力建设,完善救助保护功能,加大主动救助力度。进一步规范地名命名审批程序,加大不规范地名整顿清理力度,组织实施好《金坛地名历史文化大辞典》的编撰与乡镇(街道)地名规划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