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部门信息 > 内容
集体领办合作社 融合发展上台阶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19-12-14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黄金村地处茅山革命老区,村域面积5.74平方公里,辖16个自然村,人口2546人,党员68名,耕地4400亩,精养鱼池860亩,林地300亩。2007年以来,村集体投资2000万元领办了农地、农机、有机稻米合作社和食品公司,走融合发展之路,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2018年黄金村合作社实现产值2800万元,利润达300万元。合作社人均收入2.98万元,比一般村民增收10%。村集体收入410万元,固定资产4200万元。村集体和合作社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江苏省优秀基层党组织、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常州市、常州市龙头企业等130多项荣誉。

无中生有,富民强村有抓手。一是领办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打造产业载体。2007年,村集体领办了“金土地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主要以生产、加工 “黄金村”牌有机、绿色软米、即食型方便米粉、发芽糙米等产品,连续12年获国家有机、绿色论证,被评为“全国畅销品牌”“江苏省名牌”“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好大米”“江苏省电商销售十大品牌”“江苏省消费者放心产品”等荣誉,使全村传统低端稻米产业向高端有机农业发展。二是合办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激发产业活力。2008年,村集体兴办了“黄金村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流转农户家庭承包土地3460亩,建立了有机、绿色稻米栽培基地和节水育秧套种蔬菜基地;农户以土地入股,采用保底收益加二次分红的分配模式,确保兑足农户(股民)的,交足集体的(村、合作社),剩下是(责任人、经济人)自己的,调动了农户生产积极性,实现了土地由农户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三是兴办农机专业合作社,保障产业发展。2009年,村集体组建了“金土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已拥有各类农机182台套,“三库一间”2800㎡,实现机耕、育秧、机插、植保、收割、粮食烘干、加工等全程农业机械化服务,有中高级技术人员10人,持证职业农民36人,使用无人机植保,提升了统防统治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了人药高度接触的风险,增强了对病虫害防治的精准性。“农业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实现了农业机械化,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节本增效显著。四是创办食品有限公司,拓展产业空间。2013年,村集体创立了“江苏黄金村食品有限公司”,建有年产1000吨即食型方便米粉生产流水线和年产300吨发芽糙米流水线。实现了稻米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延伸,大大提升了稻米产品附价值,使传统大米转变为“黄金米”。如今,“黄金村”牌有机软米系列产品已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的“一村一品”,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及村级经济壮大之路。

合作共享,模式释放新活力。一是优质服务,增效提质。合作社坚持以服务成员,谋求全体成员共同利益为宗旨,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实施统一种植、统一繁育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栽插、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割烘干、统一恒温仓储、统一加工包装、统一产品研发、统一品牌销售、统一分配管理,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优质稻米产业链条,加速稻米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二是紧密合作,鼓足干劲。用宣传教育、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与村民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抱成团、创品牌、闯市场,营造发展氛围,分享发展成果。通过紧密合作,推进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运用、管理规范化操作、产品品牌化运作;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他们可通过外出务工、到合作社打工、自行创业(从事农产品销售、搞农家乐等)增加收入;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村集体通过投资建设厂房、购置农机具设备、开发新产品等投入,每年都有相对固定的投资收益分红,并用来建设公益性设施、村庄环境整治及村民福利的发放,实现了农民靠土地增收、集体靠土地生财的梦想。

创新融合,转变思路有出路。一是不变的岗位,变出更多的人才。村两委成员人事代谢成员更迭,在“岗位+责任+创新+担当+考核+奉献”不变的机制下,都能与时俱进变换思路,在学习中获取信息,在实干中用足政策,将责任变成压力和动力,一茬接着一茬干。村干部大都被选举为合作社的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他们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到城市展会跑促销、再到电子商务搞销售,现在的村干部既是生产模范、管理能手又是宣传员、营销员。近三年,黄金村为兄弟村镇培养输送村镇后备干部16人,培养输送农机手9人。二是不变的土地,变出更多的产品。由卖原粮向产品深加工转型,将一粒大米精细加工成9个产品。把黄金村牌软米产品的质量与党建品牌创建,比作一部车子的两个轮子,坚持党建引领聚人心,足功足料做产品,货真价实做销售,在五湖四海敢闯、在高端市场敢抢、在国企央企敢进,不断拓展市场。三是不变的产业,变出更高的产值。承诺“质量第一、品牌第一”,不断创新营销模式,让不变的承诺变出更高的产值。近年来,背着产品找人才,背着产品建渠道,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融合发展,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得到了多元化增长。通过招聘培训农民营销经纪人,建立了一支农产品营销经纪人队伍,让他们去闯市场、找客户、卖产品;通过对产品品质的把控,口口相传,稳住了一批长期食用黄金村品牌产品的贵宾客户;通过投资建设网上宣传销售渠道,开设黄金村微信公众号、在淘宝、阿里巴巴等网站上开设黄金村有机食品店、手机微店等宣传推广黄金村牌系列产品,实行了分级代销模式;通过在金坛、常州、南京等地设立专卖店和代销店,基本实现了江浙户区域48小时送货上门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