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常州市金坛区司法局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入手,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法律服务。
一是个人,以公证试点为抓手。前期,依托司法所、司法行政服务站,开展民情收集、了解群众需求,围绕公民个人的出生、入学、老年人生中的三个重要时期,推出“幸福人生”“扬帆起航”“无忧晚年”三类综合性公证服务产品。第一时间与区卫健局以及中医院、二院两家医院的相关人员接洽,向上述单位介绍“出生”时期的公证法律服务产品,达成合作共识。积极开展服务推介,公示出生、亲属关系、婚姻状况、遗嘱等公证受理范围、办事流程、提交资料,将服务宣传手册发放到全区各个社区。选派经验丰富的公证人员在妇女节、司法日、助残日、宪法日、重阳节等时间点开展公证宣传教育,现场解答群众维权、财产继承、遗嘱公证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宣传通过公证来保护婴幼儿的人身权、财产权,帮助学子实现出国留学的梦想,帮助老年人处理家庭关系、解决后顾之忧,推动全社会知晓、信任、运用公证,着力提升“全生命周期公证”的品牌质效。
二是家庭,以分类施策为路径。针对一般家庭,研发“反家庭暴力”普法飞行棋,并在20个社区、100个家庭开展使用推广。以游戏比赛的形式,加深各家庭成员对反家暴知识的掌握程度。在5月20日、七夕等领证高峰时间点,联合民政、妇联将普法飞行棋带到办证大厅,工作人员邀请领证的情侣们共同参与游戏,同时签订“反对家庭暴力共筑幸福生活”的承诺书,为婚姻和家庭送上法治保障。针对计生特殊家庭,创新推出“家庭律师”制度,以“一户不落下”为原则,已与364户计生特殊家庭完成现场签约。在特殊家庭自愿的前提条件下,分别制定个性化法律服务方案,并分别与特殊家庭签订服务协议,律师每月至少电话联系签约对象1次,为其家庭生活、维权提供法律帮助。
三是企业,以“店小二”模式为方向。在企业的发展阶段,重点围绕劳动用工、企业融资、产权转让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法律服务产品。开展“百所帮千企”专项活动,针对企业反映的经营困境及今后发展目标、方向等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汇总讨论,有的放矢地制定“助力对策”。例如:部分企业反映融资途径难、渠道难的问题,律所与区司法局共同出招,向个别有人大代表身份的律师借力,拟定《建议在常州市金坛区成立民营企业互助基金会》的提案并上交。在企业的危机阶段,为“腾笼换鸟”、僵尸企业处置、破产重组、产业结构调整等提供法律服务。例如,金坛公证处联合区法院共同完成金坛肠衣厂的破产重组,挽救了濒临企业,该典型案例在今年5月被央视报道宣传。在企业的倒闭阶段,协调做好维稳与安抚工作。今年以来,区法律援助中心、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参与处理企业破产倒闭带来的职工维权、信访纠纷4次,为260余名企业职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四是社会,以点面结合为手段。面上“遍地开花”,做好《法在身边》电视栏目同名书籍的编印发布,精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通过“讲故事,说法理”的方式,向广大读者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做优做强金坛普法微信公众号、126个法润民生微信群,全时段全覆盖为群众开展法治宣传。点上“精耕细作”,以宪法为主轴,8月在全区开展“宪法至上护佑成长”宪法公开课征集活动,征集优秀教案、微课,实现宪法宣传“落下去”“活起来”。加快直溪镇宪法主题公园的建设,与当地政府协调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完善实施方案,力争将该公园打造成宪法主题的地标性法治文化阵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