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金坛区生猪价格一路暴涨至历史最高位,引发了“猪热潮”。本月首周,我区生猪价格出现松动,开始高位连续回调。我区价格监测人员深入农贸市场、生猪养殖企业、生猪屠宰企业进行专项调查,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8月底,非洲猪瘟、“猪周期”、环保高标准要求养殖企业、养殖户养殖意愿低下、院校开学前期采购量增大等多重因素叠加致使生猪价格飙升至历史最高位1600元/50公斤,环比增长超过了59.6%,引发了群众的热议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9月第1周,生猪价格连续下行回落。9月6日,生猪出栏价格1450元/50公斤,比较8月31日(下同)下跌9.38%;猪肉批发价19元/斤,下跌9.52%;玉米1.1元/斤,持平;猪粮比13.2∶1(一级响应)。受生猪出栏价下跌影响,猪肉零售市场也持续下滑:精瘦肉24.5元/斤、五花肉24元/斤、去骨后腿肉24元/斤、大排24.5元/斤、小排34.5元/斤,比较8月末均下滑8%左右。
二、原因分析:
1.政府保供稳价措施到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落实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政策、完善种猪场和规模猪场临时贷款贴息政策、加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力度、保障生猪养殖用地、顺畅生猪运输绿色通道、进口冻肉、投放储备冻肉等多项措施保障了市场、提振了信心、稳定了民心,同时也鼓励和吸引了大资本入场,缓解了猪周期。
2.价格对市场的调控作用明显。价格是一只无形的手,却能有形的调控消费。过高的猪肉价格抑制了消费需求,促使消费者寻求其它消费替代品,抑制了价格上涨。8月,本地所检测的11个水产品种、6个蛋禽类品种、57个蔬菜类品种共有65个品种价格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替代消费作用明显。
3.生猪供应量增大。多地养殖户清栏后进行了积极的复养,复养仔猪现在开始出栏,外省生猪调入量加大。据本地养殖大户反映,由于市场价格行情好,政策支持力度大,他们的养殖意愿也得到提振,已经加大了养殖量,有利于春节期间的生猪供应保障。
二、后市生猪价格走势预测:
1.近期。恰逢开学季,又临近中秋、国庆“双节”,消费需求旺盛,短期内供应不可能提高很多,猪肉价格仍会在高位调整,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
2.远景。多重因素叠加使得生猪价格仍会在回调后维持在一定的高位,并在春节前期达到最高点:一是非洲猪瘟疫情仍然存在,病毒减弱是个长期的过程,产能的恢复需要时间;二是保供稳价措施也需要时间落实;三是短期内进口冻肉数量和储备冻肉数量有限,不可能充足供应。除了加大养殖力度、加快落实政府政策恢复产能保障市场,还要适度容忍猪肉价格上涨,发挥价格的调控作用,国民也应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适应食用多元肉食产品、适应食用冻肉产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