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月季花香溢金坛,古韵漕河畔,和风送暖。从茅山之麓到长荡湖畔,有那么一朵朵“蓝”在阡陌间衬托着五月的鲜花,那是一抹农机“蓝”——金坛农机“蓝背心”服务队,走田间入地头,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把脉农机合作社管理不规范、缺技术和规模经营后遇到的较大难题,解决农机新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献礼。
流动农机监理预约上门服务受赞誉。
“喂,是刘国祥吗?你在农机服务大厅登记了2台收割机年检。我们现在就去你家,请问你家具体位置在哪?”
“哦,谢谢,你们过了铜板桥向西红绿灯掉头,再过桥200米,我在向南的那条路口等你们。”
5月13日一上班,农机“蓝背心”队员就拨打了金城镇后阳村刘国祥以及朱林、指前镇其他3位预约服务对象的电话。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机械进城难的问题,金坛农机监理“蓝背心”服务队深化“放管服”改革,本着“依法规范、便民高效”的原则,积极开展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切实做到把方便留给农机户,把麻烦留给自己。三月份以来,金坛农机监理“蓝背心”服务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提前预约,送检、换证、上牌和送跨区作业证等上门服务,一个电话,机主不用出门,各项农机业务就能圆满快速完成。
截至目前,农机监理“蓝背心”服务队共出动人员60多人次,为农机户办理各种农机业务200多起,优质服务走村入户活动深受社会群众和农机户赞誉。
农机+农艺为合作社添“新动能”。
春耕备耕以来,金坛农机“蓝背心”服务队就组织技术指导员奔赴基层农机合作社,教授合作社、农机大户机械化种植技术、解答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与农机户交流农机技术。
随着当前粮食价格的下降以及生产成本的上升,种粮没有效益,管理不好甚至于亏损,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金坛农机“蓝背心”联合农艺部门积极行动,瞄准农业废弃物——稻壳和烘干机排出的粉尘等废弃物,开展了不同比例稻壳、烘干机粉尘加营养土的育秧试验,分别设置了稻壳(烘干机粉尘)加营养土1:1;2:1;3:1等11个处理,考察出苗、齐苗、长势等情况,取得较明显成功。
5月12日上午,农机农艺技术人员来到金城镇兴阳农机专业合作社,对11个处理的秧块质量进行试验示范解疑,重点解疑秧块的盘根情况、卷秧情况、秧苗高度、秧块重量以及插秧机取秧切块情况,切块(取秧)均匀度,缺穴率等。稻壳等农业废弃物用于机插育秧的床土,完全能满足培育机插秧苗的要求,秧块质量达到了提起不散、插秧机取秧成块、取秧均匀、缺穴率低,可有效替代育秧基质和营养土,节本增效成效显著,也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利用,找到了一条新路。
农机农艺的有效融合,激发了合作社发展的“新动能”。五月份以来,农机“蓝背心”服务队除了深入25家农机合作社、农机户田间地头开展农机农艺服务以外,还组织队员开展大练兵、大讲堂活动,给队员们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大大提高了队员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农机现代化的水平。
“农机医生”望闻问切助力夏收夏种。
5月6日,指前镇建幸农机合作社场地上,农机“蓝背心”服务队队员陈云手拿扳手将罗丝拧得咝咝直响,6台侧深施肥插秧机正在排队接受“农机医生”陈云的检修候诊。
“再过20天,就到了一年一度的插秧时节了,现在农户对插秧要求、插秧标准越来越高,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是粮食生产的主推新机械和新技术,我们来合作社给这些插秧机检修保养,保证插秧时机手顺手干好活。”身富多年农机维修经验的“农机医生”陈云一边向在场的人说道,一边一会儿看看运转载植臂,一会儿翻转取秧针结点,一会儿拉出机油标尺闻闻油质,……整个有条不紊、精确细致的农机检修场面显示出“农机医生”望闻问切的功夫。这是农机“蓝背心”服务队在建幸农机合作社检修保养农机备战夏收夏种现场看到的可喜景象。
“机插秧的时候就可以同步进行施肥,不仅我们省时、省力、省钱,而且增加了产量,减少了对耕地的污染。”建幸农机合作社社长黄春海看着体检合格的插秧机,显得比往年更轻松些了。
截至目前,农机“蓝背心”服务队共出动“农机医生”20多人次,检修保养井关、久保田、洋马等公司的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机60台(套),确保水稻插秧机以良好技术状态安全高效地投入到夏收夏种中,受到了合作社、农机户的好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