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实施“品种提升行动”。加快“长荡湖一号”河蟹良种、水稻新品种、优质家禽新品种选育和良种茶工厂化培育,加大对金坛米猪、建昌红香芋等具有本土特色的优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引进一批高效园艺新品种,以良种显特色、良法出精品。以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为“主题词”,打造“蓄宝于林、藏富于民”的“绿色银行”,推动国土绿化从“量”到“质”的飞跃。
二是实施“品质提升行动”。新建成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3个、总面积8万亩,辐射带动面上规模经营主体按标生产。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1155”阳光监管工程,使监管面更广、监管力度更大、监管效率更高,巩固提升“创安”成果。按照“五个一批”(推广应用一批农业控害措施、示范推广一批理化诱控产品及其技术、示范推广一批生物农药和人工天敌、推广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熟化推广一批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的要求推进绿色防控“两个全覆盖”(主要农作物和地方特色作物全覆盖、主要农业乡镇全覆盖),以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产品品质提升。
三是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抢抓河蟹品牌“一家独大”格局受到极大撼动的有利时机,强化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加快推进长荡湖大闸蟹区域公用品牌整合、授权使用,严格实行“准入退出机制”。借力高端专业机构,用系统思维策划“长荡湖大闸蟹”品牌全产业链提升方案。推进市场经营主体与京东超市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探索建立“政府+京东+农企(合作社)”的合作模式,重点推送长荡湖大闸蟹、金坛雀舌茶、金坛标米等金坛名特优农产品。持续办好一系列农业特色节庆,持续扩大市级以上农产品品牌目录队伍,启动“金坛标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打造农产品“地域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