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进分级诊疗建设。一是推进医联体工作,开展院府合作,加快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与区域外三甲优质资源的对接和合作;二是推进区域内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强督查和指导,保证建设实效。
2.进一步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的推进工作。
3.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是全面完成普通人群签约覆盖率35%,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75%的目标;二是按照规范服务要求,优先做好重点人群签约服务,扩大签约服务供给,在稳定签约服务数量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向提质增效转变,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三是探索互联网+慢病管理。
4.探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项目化付费绩效考核。本着“严格预算、可行可控;科学可行、严谨规范;项目付费、适时调整;加强指导、强化考核;奖罚并重、跟踪整改”的原则制定考核要求。
5.探索开展慢病闭环式管理方案。为规范开展我区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三位一体管理、分级诊疗工作,进一步提升慢病防治效果。在我区启动高血压防治医防融合“闭环式”试点工作。
6.探索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一体式”防治服务工作方案。探索建立我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康复机构、社会组织和家庭相互支持的精神康复服务模式,完善我区医院康复和社区康复相衔接的服务机制,打造精神障碍患者“一体式”防治服务模式。
7.明确《江苏省2018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方案》中院、村两级具体工作任务,并注重服务数量与质量考核,尤其是现场评价考核结果通过信息化到导出、保存,确保考核评价公平、公正。
8.强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培养。强化优惠政策,加快卫生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探索卫计人员事业编制的“区管院聘”工作;建立首席专家制度,突出人才在临床专科(学)科中的建设核心力;加大新一轮基层卫生骨干的遴选规模和奖励补助力度;做好区域内中医药人才的传承衔接;落实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工作,加大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力度。
9.推进“十三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创建和新一轮国家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迎接省级重点工作专题督查。
10.继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不见面审批服务,加快公共场所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度的落实和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