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局和区政府关于依法行政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要求,经研究决定,制定《2018年交通运输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2018年交通运输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常州市金坛区交通运输局
2018年3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2018年交通运输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201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是深化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区交通运输局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两个加快突破攻坚年”工作要求,积极落实《江苏省法治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加强依法行政体制机制建设为基础,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为重点,以规范重点领域和环节为突破口,深化法治型交通建设,以法治引领和规范交通运输改革和发展,为加快我区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
根据我区法治交通建设需要,进一步贯彻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总体要求和任务举措,按照考核评价办法,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有序推进我区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努力完成《江苏省法治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期目标,全面落实省厅关于全面推进法治交通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落实任务、明确相关责任和工作要求,加强统筹监督,推进法治交通建设各项任务的实施。加强对交通运输行业热点难点问题的法治研究,组织难点攻坚研讨,自觉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习惯,提高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二、健全和落实好法律制度
深入推行法律顾问制度,扩大法律顾问在行政工作中的法律建议、咨询服务和合法性审查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法律咨询制度,在重大事项决策前进行法律咨询和论证,充分发挥交通法律顾问和法律专家在行政决策、行政合同审查和规范性文件审查中的参谋作用。
配合参与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调研和起草工作,积极配合做好省市本年度立法计划的相关法规调研及提案工作,认真做好其他部门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工作。要立足部门职责,厘清职责边界,审慎开展其他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征求意见工作。要建立协调一致的意见反馈机制,加强内部沟通,明确上下分工,把握工作时间节点,规范、严谨地提出反馈意见。
三、推动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今年是开展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和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一年。按照深化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的要求,整合行政执法机构和职责,统筹执法力量,按进度要求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设置,做好机构调整、职能调整、机制建立等工作,确保行政执法工作不因体制改革而削弱,反而得到加强。做好综合执法改革转型和后改革时期的法治工作研究,开展综合执法岗前和日常业务培训,适应执法职能转变,提高综合执法能力建设。
四、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做好优化服务的“乘法”。承接好上级部门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工作,加强对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调整,加快推进行政权力事项规范化、标准化。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进一步明确“不见面审批(服务)”工作规范,按照“网上批、快递送、不见面”的要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网上办事大厅和实体大厅“线上线下、虚实一体”四级互联贯通的政务服务体系。
做好加强监管的“加法”。针对已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制定监管举措,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贯彻落实《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苏交法〔2017〕81号),完善“两库一清单”,开展执法人员、执法对象随机抽取检查,规范优化抽查方式和程序,健全工作机制。继续开展“双公示”信用体系建设,明确工作体系与制度,推进建设市场和运输市场信用评定、信用信息应用。健全“先照后证”证照衔接落实协调机制,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
五、提升执法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做好执法岗位的岗前培训和换岗培训工作,抓好行政执法人员的日常业务学习、培训、考核,分别开展通用法律知识、专业法律知识,新法律法规等专题培训,适应形势转变执法思维,不断提高执法人员自身能力建设。
以“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大检查”活动为抓手,与执法评议考核相结合,围绕“执法质量提升”这一目标,结合我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技术、新要求,创新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管理。规范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开展行政处罚案件的统计分析,提高行政处罚管理水平。规范执法装备配备,推广非接触执法、移动执法等方式,做到执法过程有据可查、有证可考和过程监督。
完善案卷评查机制。全年持续开展执法文书专项评查,重点检查执法文书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以及文书制作是否规范等,邀请第三方专家参加评查,通过随机抽取、现场点评、结果通报等方式,对执法文书中存在的问题跟踪落实整改,着力提高执法人员文书制作水平。
六、完善法治监督和法治保障体系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管理,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健全作风建设、法制部门相结合的执法监督机制,构建完善的交通运输执法监督网络。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三项制度”的落实,减少行政执法争议。
开展重点领域的执法监督活动,继续采用明察暗访的形式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对于明察暗访发现的问题,原汁原味的进行通报,提出整改的期限和目标,并及时跟进督导整改落实情况。
严格依法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工作,做好行政应诉工作,提升行政诉讼胜诉率,妥善化解各类行政争议。落实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利用好“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执行好相关程序规定。
七、组织推进“七五”普法工作
落实普法责任清单。扎实推进《全区交通运输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坛交运办〔2016〕96号)的贯彻落实,各执法单位要建立年度普法清单,根据清单统筹行业普法工作,在每季度最后一周将本单位的普法工作情况上报至局行业管理科,适时迎接“七五”普法的中期考核验收。
落实普法学法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理论为指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江苏省行政程序规定》以及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法规规章等为主要内容,落实好全体干部职工的学法用法工作,增强认真学法、善于用法、模范守法的自觉性。各单位要制定学法计划,每年必须开设2期以上执法人员专题培训班,单位领导班子集中学法全年不少于2次,全系统干部职工每年学法时间不得低于40学时。
开展法律法规的社会宣传活动。全年开展“三送一听”活动,充分运用各种媒体的法治宣传功能,深化法治宣传活动,引导交通从业人员诚信守法。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拓宽宣传覆盖面,增进全社会对交通运输依法行政工作的认同感。
加强信息报道工作。各单位要挖掘本单位工作的亮点、特色,加大工作信息报道宣传的频次,注重普法宣传视频资料的收集,各单位每月上报2条普法信息,全年至少24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