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执法质量,规范执法行为,根据市局《关于开展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大检查工作督查的通知》和我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大检查工作方案》(坛交运〔2018〕17号)的要求,我局行业管理部门组织各执法单位于9月29日对全系统行政执法单位的执法全过程视频记录情况进行了督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督查采用随机抽选的方式抽取了各执法单位的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行政执法视频共八份,通过听汇报、调阅视频、集中互评和交叉点评等方式进行,通过督查发现:
(一)各执法单位行政执法视频记录工作机构制度基本健全,能够做到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不间断记录。其中运管处于今年年初开始,对执法现场检查、随机抽查、调查取证、证据保全、行政强制、送达等容易引发争议的行政执法过程,进行执法全过程视频记录。
(二)执法视频记录设备保障更新基本到位,基本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求。海事处今年新购置了10台像素较高、内存较大的执法记录仪,进行了补充和损坏更换,确保现场正式海事执法人员人手一台,两名正式验船师人手一台,航行监督科4名工作人员人手一台。其他执法单位也均能保证在执法一线至少配备一台执法记录仪。
(三)积极推行“一案一档一视频”制度。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通过执法记录设备对现场检查、询问相对人、文书送达等进行全程记录,相关视频数据随案卷保存。运管处和海事处在今年相继开展了“一案一档一视频”工作,其他执法单位也在积极研究落实此项制度。
二、存在问题
(一)公路处目前执法工作主要集中在路政巡查方面,从督查会现场观看的视频来看,路政巡查中执法记录仪所拍摄的行政检查视频存在一些瑕疵。如:视频在拍摄之前没有提前交代此次拍摄的主要内容;路政人员面对当事人时没有亮证执法意识,不及时向当事人表明自己的身份;没有在行政检查结束后还需要对违法行为消除后的状态进行拍摄,必不能保证所拍摄视频的完整性。
(二)运管处目前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已经全面落实视频记录,但是所拍摄的视频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执法现场,执法人员拦车检查时,未向当事人及时出示执法证件;在向当事人做询问笔录开始时,未向当事人告知相关权利义务;所拍摄的视频部分没有显示拍摄的时间。
(三)海事处是全系统最早试点开展执法过程视频记录工作的,因此做法也比较成熟,但整体也存在一定的小瑕疵。如:每个执法环节的视频在上传到采集管理系统时没有规范命名,比较混乱;拍摄视频时没有具体说明案件来源;视频中对案件处理的证据没有重点突出。
(四)航道处是分别在航政管理和港口管理方面开展执法过程视频记录的。从督查会现场观看的视频来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每段视频在拍摄前没有交代该视频拍摄的背景;询问笔录结束后没有及时告知当事人相关权利义务;行政处罚处理结束后,没有将恢复原样的现场状态拍入视频中无法保证完整性。
从整体看各单位的执法视频可以发现各单位在执法过程中基本动作和语言规范有待加强,执法服装混装需进一步规范。
三、工作建议
各执法单位要以此次督查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不断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
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到贯彻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视音频是大势所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高速发展,这些都在促使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执法音视频记录设备、智能化执法装备应用力度,促进行政执法管理高质量发展。
二是要加强组织保障。各单位要按照《江苏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视音频记录管理办法》(苏交法〔2017〕37号)的要求,扎实有序推进该项工作,每年定期开展执法全过程视音频记录质量的实践培训和专项检查工作,促进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再提升。
三是要建立管理机制。各单位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视音频全过程记录工作,要制定和推行“一案一档一视频”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录、存、管、维、用”规范化工作机制,实现全程录制、分类存储、专人管理、定期维护、有效调用一体化管理,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常州市金坛区交通运输局
2018年10月10 日
(此件公开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