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区文广体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文化广电体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机制,立足开展文体强区、文体兴区、文体惠民、文体富民,服务“两个加快”,推动跨越发展,全面提升新形势下文化广电体育工作水平,为实现金坛在苏南板块快速崛起而努力奋斗。重点实施七项提升工程: 一、实施城市名片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强体育竞赛影响力 一是全力以赴举办好2018金坛茅山山地半程马拉松赛。围绕“服务优质、组织有序、高效推进、安全圆满、办出特色、办成精品”的办赛目标,全力以赴,有序推进,切实做好各项工作。通过与江苏常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做好赛事的策划、筹备和组织,并创新组织形式,引入市场机制,寻求赛事赞助,争取最大赛事效益;通过宣传部、旅游局、茅管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挖掘茅山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借助赛事平台强力宣传推介我区山水旅游特色,进一步提升金坛对外知名度;通过公安、卫生、市场监管等部门密切配合协作,全力以赴做好赛事各项保障工作,确保赛事平安圆满,努力把该项赛事打造成为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有特色的传统品牌体育赛事。根据茅马三年办赛方案,2018年赛事规模将达8000人。二是组团参加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四年一届的省运会将于2018年在扬州举办,既是我区体育事业发展和综合实力的集中展现,也是对我区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全面检阅。要科学制定重点夺金项目赛前备战方案,确保圆满完成常州市下达的各项参赛目标任务,保持稳居全省县(市、区)竞技体育第一方阵的优势地位。三是认真组织参办赛。加强与周边地区交流合作,积极做好体育赛事的开发引进,实现办赛数量和质量再飞跃。重点做好2018年全国围棋甲级联赛的筹备和办赛工作,周密完成竞赛组织和赛事服务,积极争创最佳赛区。积极组队参加各项体育赛事,通过抓好队伍选拔组建、科学组织训练和强化训练保障等措施,确保在2018年江苏省县组田径及县组篮球两项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二、实施精准惠民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强公共文体服务力 一是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对照《金坛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标准,2018年全区再建成34个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镇(街道)、村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进计划,对照相关标准加大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中心建设任务。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充分挖掘部门公共文化资源,把分布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人、财、物”共建共享,共同努力为基层群众提供各类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实施好各类文体惠民工程,加大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体产品力度,开展好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充实基层文化专业和管理人才,探索优质高效的中心运行管理模式,加快形成政府、社会、群众共同参与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的新局面。二是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格化建设。作为2018年度金坛区为民办实事项目,进一步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力度,重点结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室内健身室以及各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场地建设给予奖补,全年计划奖补34个室内健身室,20个健身小游园、9个多功能运动场、3个多功能示范运动场,同时结合滨湖新城建设以及金沙老城改造,完善周边的全民健身场地建设,围绕茅山、钱资湖、水街等旅游热点地区加快健身步道标识标牌的建设。三是精心组织实施精准文体惠民活动。继续开办文化馆免费文化艺术培训班,全年不少于3期、30个班次。继续开展“欢乐金沙”大舞台、“社区天天乐”等广场文艺演出和送文化体育下乡进社区活动,全年力争突破1000场。全面实施《金坛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广泛开展全民健身,重点打造体育四季联赛、“文体大超市·惠民城乡行”两项全民健身品牌活动。 三、实施精品创作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强文化艺术感召力 一是通过艺术精品对外展示金坛文化形象。努力发挥文化馆、书画院、刻纸研究所艺术精品生产主阵地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调动创作热情,认真创作一批具有浓郁时代特色和江南气息的文学、书画、戏曲、影视、音乐、歌舞等优秀文艺精品,力争更多作品在地级市以上发表、展演、入选和获奖。积极做好参加第十三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评选作品的创作工作,争取获得优异的成绩。二是继续擦亮金坛儿童剧名片。排演第九部儿童剧《青铜葵花》,力争在省第五届美德少年颁奖典礼上首演。完成儿童剧《寻找“红头发”》全省巡演任务。不断巩固上海、北京等地儿童剧演出市场,积极寻求扩大国内其他演出市场,确保全年演出不少于400场,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不断扩大金坛儿童剧品牌的产业效应。 四、实施产业培植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强文体产业竞争力 一是结合金坛实际,用足用好文化广电体育产业发展系列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文化、体育产业资金,协同相关部门做好区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组织申报评审工作,努力培育本土文体产业龙头企业。二是全面服务现有文体企业的发展,继续做好对东方盐湖城内金坛本土民俗文化元素植入的指导,做好对华夏宝盛园内相关体育健身项目的规划指导,做好西海湖承办全国山地自行车赛、龙于工坊承办全国钓鱼比赛和全国围棋甲级联赛的相关专业技术支持工作。三是认真做好文化广电体育系统自身产业发展。影剧公司要不断提升硬件质量和服务水平,创新营销手段,积极开拓和争取市场,全年票房力争保持去年收益水平。刻纸研究所通过与南京师范大学、上海普陀区残联、金坛老年大学开发刻纸培训、销售等合作项目,进一步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奥体公司要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做好对外开放,探索推进赛事商务运营模式,确保全年产业收入较去年有一定增幅。体彩中心要进一步提高体彩销售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抓好全区体彩的增点扩容工作,力争2018年上半年全区在售体彩终端数量突破150家,全年体彩销售确保突破1亿元,力争1.1亿元。 五、实施传承推广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强文化遗产保护力 一是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深入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加强文物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文物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并重转变,向注重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重点做好茅山旅游大道周代土墩墓考古发掘工作。同时加大对文物保护宣传力度,开设“馆长讲堂”,利用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等节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健全完善非遗保护项目、保护基地、保护传承体系,积极组织申报各级非遗项目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广泛开展非遗展示等宣传活动,加强非遗传承活力。全面实施《江苏省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施纲要》,对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生态保护。三是传统文化传承和推广方面,提升非遗展示馆的社会关注度,充分发挥非遗展示馆、刻纸培训基地等的社会教育、传播弘扬功能,推进非遗项目特别是刻纸技艺等、传统文化特别是锡剧艺术等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等活动,发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积极作用。 六、实施综合执法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强文化市场净化力 一是继续做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后续工作,全面充分发挥文化行政综合执法大队行使全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职能,大力强化对网吧、娱乐场所和演出市场的规范管理,确保全区文化市场的日常监管尽责到位,推动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二是引导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市场健康发展。通过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市场经营业主的培训,不断增强其依法经营的自觉性,共同维护诚信、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三是进一步完善“专业为主、专群结合”和“上下齐抓共管、各保一方平安”的新闻出版市场管理工作格局,以开展“清源、净网、秋风、护苗”四项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以保护知识产权、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地方文化安全为重点,净化我区新闻出版市场,促进新闻出版产业健康发展。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化的广播影视监管体系,完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综合防范机制和保障体系,切实加强对卫星电视、广告播出和新媒体的管理,努力实现全面、实时、有效监管,尤其是要始终绷紧安全播出这根弦,确保安全播出特别是重要会议和重大节日期间安全播出万无一失。五是加大暗访检查和专项整治力度,深化文化市场“双随机一公开”和现场随查。积极参加省执法结案数“三达标”工作和全省文化行政优秀执法案件评选工作,确保有1件以上案件入选优秀。 七、实施人才培养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战斗力 一是拓宽渠道加强文化广电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借鸡生蛋”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就地取材”不拘一格用好“草根”人才,加快培养文体产业和经营人才,切实加强基层文体工作者业务培训,组织1—2期基层文化体育工作培训班,不断提升基层文化体育工作者服务专业技能。二是持之以恒改进工作作风。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和“三大一实干”教育成果,加大能力作风建设工作督查力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更加自觉主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用团结协作、勤政廉政的精神规范行为,保持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三是毫不懈怠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以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有为的文化广电体育干部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