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穗期主要气候性病害之一,严重威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而且病粒经食用后可引起人畜中毒。目前我区早播小麦已陆续破口抽穗,由于近期阴雨天气较多,田间湿度较大,并伴随气温快速升高,田间菌源量充足等有利因素,极有可能引起小麦赤霉病大暴发。因此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全力做好小麦穗期病虫害特别是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工作。
一、发生情况及趋势分析
1、赤霉病
①子囊壳带菌率:3月29日调查,稻桩平均穴带菌率24.33%(12.0-42.0%),枝带菌率4.26%(1.81-8.37%),显著高于去年(平均穴带菌率8.14%,枝带菌率1.27%),田间菌源量十分充足,如遇合适天气,这个菌源量足以引起赤霉病大暴发。
②小麦品种及生育进程:我区主推品种以扬辐麦4号为主,占小麦种植面积的66%左右,并有部分宁麦13、宁麦14,占小麦种植面积的15%左右,品种均不具抗病性。据我区作栽站苗情分析,今年我区小麦抽穗扬花时间:11月10日前播种的预计在4月10日左右齐穗,13日左右扬花;11月11-20日播种的预计在4月12-15日齐穗,15-18日扬花;11月20日后播种的预计将在4月17-19日齐穗,20-22日扬花;后抽穗的小麦易边抽穗边扬花。
③气候条件: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区今年预计4月降水量65~80毫米,较常年偏少0~2成,月平均气温16~17℃,较常年偏高1~2℃。
2、粘虫
2月26日插草把诱卵,截至目前,末查见粘虫卵。
3、麦蚜
4月2日调查,平均百株蚜量19.3(0-82)头,有蚜株率8.3%(0-18%),随着温度的回升,繁殖速度加快。
4、灰飞虱
4月2日调查,未查见灰飞虱。
5、白粉病、锈病
近两年我区小麦白粉病、锈病发生有加重趋势,应予高度重视。
二、防治意见
1、防治策略:预防为主,主动出击。主治赤霉病、粘虫、蚜虫,兼治其它病虫。
2、防治对象:全区所有小麦田。
3、防治时间:小麦扬花10%时用第一次药,扬花一块用药一块,隔5—7天用第二次药。
4、防治药种:30%唑醚·戊唑醇40毫升加7.5%氯氟·吡虫啉30克(或42%咪鲜·甲硫灵60克加7.5%氯氟·吡虫啉30克加15%三唑酮40克)加叶面肥50克兑水30公斤喷细雾或兑水20公斤用弥雾机弥雾防治。
三、注意事项
1、若遇高温,小麦边抽穗边扬花,应提前用药。
2、遇雨水天气要抢晴抓隙喷药,确保用药质量。
3、第二次喷药,可只用30%唑醚·戊唑醇40毫升(或42%咪鲜·甲硫灵60克加15%三唑酮40克)兑水30公斤喷细雾或兑水20公斤用弥雾机弥雾防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