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镇区域内主要有区镇村三级河道29条,全长85.5公里,为全面落实河道管理,金城镇积极探索河湖管护长效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公开招标的方式,引入2家专业管护公司对全镇范围内的河道实施长效保洁。签订管护协议,明确管护标准,规定每个管护公司固定保洁员不少于7人,每日保洁时间不少于8小时,每日保洁作业不少于2次,并购置2.4万保洁船2艘,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展河道的管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标准。金城水利管理服务站完善各项考核机制,通过月考、季考、年考的方式,对河道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并通过半年小结、全年总结等方式形成金城镇河道管理档案资料,对河道实行规范化管理,提升河道管理能力。
二是全面落实“一河三长”。“三级河长”联手发力:金城镇共有区级河长4名,镇级河长13名,村级河长12名,截至今年8月,金城镇、村级河长共巡河595人次,发现问题23处,其中镇级22处、村级1处,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到位。“民间河长”监督考核:金城镇每个行政村各配备1名社会监督员,作为对河长制监督考核的有力补充,传达社情民意,参与河道的巡查工作。“电子河长”保驾护航:金城镇运用监控、无人机等现代化手段实施动态跟踪监控,有效查找河道盲点和薄弱点。现有6处排涝站的点面圩堤和河道安装了监控,还有10个点面正在规划中。金城镇通过“一河三长”携手共治,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遇到问题有效处理,确保河道管护工作有效运行。
三是营造浓郁治水氛围。以白龙荡中心河成功创建示范河道为亮点,实行以点带面,向其他28条河道延展。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媒体,积极进行水行政法律法规宣传,在全镇区域内共增设宣传牌20块,警示牌20 块,发放《水法》《防洪法》《江苏省河道管理条例》小册子160本,节水、防汛等小常识200份,悬挂宣传横幅9条,引导村民自觉加入爱河护河行列。
四是开展河道“三乱”整治。对河道内的船只、网簖、杆线、阻水障碍物、圩堤上的占用建筑等摸底排查,列出“三乱”整治问题清单,其中区级河道49处,镇、村级河道18处,以及河长巡查发现并整治问题41处,总计108处。目前48处问题现已处理到位,其中庄城河、后阳河等清理地笼240处。下一步将对河道上的杆线、穿堤建筑物和管道整治等疑难问题,组织多部门联合解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