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部门信息 > 内容
司法局:韩氏普法戏剧团——车库里走出来的老年普法团队
  信息来源:司法局 发布时间:2018-09-20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韩氏普法戏剧团是一支由金坛区司法局作为主管单位的普法专业型社会组织,剧团15人的平均年龄超过70岁,年纪最大的已经78岁,团员主要是从教师或公务员等行业退休,大部分没有专业训练经历,都是凭借爱好自学的,却热忱无限,条件艰难也甘愿四处奔走,仅今年已经在常州及周边的社区、村演出39场,用演出的形式进行普法教育。

普法融合传统戏创出“新”

韩氏戏剧团因2015年一名韩姓企业家捐资3万元起步而得名,这奠定了剧团的公益性质,演出收费极低,但一开始剧团演出的多是锡剧等传统戏。直到2016年,金坛区司法局的“普法”建议让剧团找到了新方向,《七仙女养母》便是剧团结合真实案例创作出来的第一个普法剧。70岁的团长陶小虎担任编剧创作。陶小虎已经是传统戏改编的“熟练工”,但这个时长30分钟的戏,陶小虎创作了1个多月。拿到案例,陶小虎逐字逐句读了3个晚上,其后他还和参与调解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在扎实了解案情的基础上,陶小虎提炼出故事的主要线索,即“七仙女”对赡养老母亲态度的变化,据此来安排人物和故事情节,并配合传统锡剧的不同曲调来表现人物个性。埋头创作期间,陶小虎经常已经睡下却半夜起身,只为忽然想到人物的一句词或是一个调。该剧从去年至今演出了26场,已经成为了剧团最受百姓欢迎的戏剧。

车库当做排练场克服“苦”

创作不易,排练也苦。该普法剧团在舞台上光彩四射的演出是在小区地下车库里排演、打磨出来的。所排练的地下车库并不通风,平常人在里面呆10来分钟便觉得气闷,而且还有车辆时不时在旁进出吵闹,老人们却毫不在意。剧团的成员表示,这些辛苦他们都乐在其中,真正担心的是打扰了周围邻居休息,所以他们都尽量各自在家练习熟练,以减少集体排演次数。剧团的老人们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聚到一起,为了克服排演和扰民的矛盾,他们也在兴趣的指引下摸索出了学习和训练方法。76岁的陈金海在剧团担任司鼓,自己总共学习了2年多时间,主要是看视频、看书来模仿,遇到不懂的地方再找人请教,如今已有模有样。副团长李凤美则自幼爱好锡剧并自学,在兼顾了接送孙子上学、买菜做饭和其他家务的同时,再挤出时间来练习。

群众的热情反馈迎来“甜”

一面是自己爱好,一面更是观众的热情,让这个老年剧团甘心付出。今年七夕节有一场演出在金城镇沈渎村,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剧团演出人员的衣袖被打湿,手臂提起来做动作都觉得吃力,可是台下观众撑起伞来、没有离去,大家便坚定要演下去。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在朱林镇龙溪村等多个地方,剧团冒雨演出,观众也冒雨观看。有时候在村里巡演,会遇到观众座位紧缺的情况,便有大量村民宁愿全程站立看完。演过《七仙女养母》,经常有老年观众过来问他们,下一次什么时候再演,要喊自己的儿子儿媳来看。“普法+传统戏”不仅老年观众喜欢,也能打动年轻人,曾经在演出现场,有年轻人甚至随着剧情进展擦起了眼泪。当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全省上下重点工作之一,剧团还紧跟时代步伐创作《垃圾分类作用大》普法戏,通过四种垃圾桶拟人化的讲述向大家普及垃圾分类的好处和方法,深受群众喜欢,并在全区的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