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常州市金坛区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和《2018年金坛区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相关工作要求,切实加强预拌混凝土企业扬尘污染防治,改善大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根据区政府统一部署,由区住建委牵头,联合区环保局、区城管局,“263”督查办组成督查小组,对全区各镇、街道、园区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督查。
督查小组首先召集各镇、街道、园区建管站负责同志和分管领导召开会议,听取各属地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职责的相关工作推进情况,同时抽查了部分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现场,实地查看整治情况,了解并掌握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截止8月15日统计,我区共有预拌混凝土搅拌站32家,其中具备预拌商品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的8家,不具备预拌商品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的24家。按照“全面排查、依法依规、限期到位”的要求,各镇、街道、园区要履行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对各自辖区范围内存在问题的有资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7份,责令落实扬尘管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对各自辖区范围内无资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下发了“关于立即取缔非法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通告”24份,责令无资质混凝土搅拌站在8月31日之前,自行拆除生产设备、清除相关原料物资。

结合本次督查,我们也对我区大多数无资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这类搅拌站从历史成因分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原来公路工程施工时,施工企业为自己所承接项目提供混凝土,一般是租用村民土地,购买设备投入生产,工程完工后,又将设备转让给个体经营户,个体经营户继续租用土地,进行非法生产,例如金城镇广通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这类非法搅拌站一般规模较大,生产供应量也较大,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下一步整治中取缔难度也较大,但数量少。另一类主要是在原来经营砂、石料的堆场、码头的基础上产生的,农村地区居民建房、浇筑场地和一些零星工程,未办理施工许可手续,需要少量混凝土时,具有资质的搅拌站一般不愿意承接(一个罐车可装8立方米混凝土),购买砂、石料搅拌,人工成本太高,砂、石料经营者自行搅拌采用的原料差,又没有管理和税务成本,价格会低很多,有需求就有供给,于是产生了砂、石经营场所安装简易搅拌设备生产预拌混凝土的现象,这一类型是非法搅拌站的主体,我区大部分都属于这一类。

这些非法搅拌站大多无立项、规划、土地、环评、资质等手续,违法建设、违规生产,逃税漏税,没有原材料验收程序,没有试验设备,用其低廉的设备、超低的成本,脱离行业监管,在行业内形成恶性竞争,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混凝土市场秩序,而且给工程建设带来极大的质量安全隐患。同时,这些搅拌站生产过程中的扬尘、噪声、废水、固废等污染物无序排放,给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为此,必须坚决予以取缔。
下一步,对于未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拆除的非法混凝土搅拌站,将按文件的职责分工,由属地政府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联合执法,依法采取强制手段予以拆除取缔。对有资质混凝土搅拌站开展限期整改工作,在限期内未完成整改的,也将予以停产整顿直至取缔,确保11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